一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加上从事营销工作,如果能进一步了解相关理论,可以提升工作的精准度和专业度。
但没有上过相关专业课,心理学相关的教材也是挑到眼花,实在不清楚怎么入手。
根据读大学啃的营销教材(多是英文翻译过来),就怕遇到买的教材会有下面的问题。
1. 教材外文翻译,很多语句不太符合中文习惯,晦涩难懂。
2. 都是理论定义介绍,太高深的词汇对于零基础自学的人难以理解。
最后兜兜转转,还是根据自己很喜欢的一个公众号推荐,买了E. Bruce Goldstein写的第三版《认知心理学》。
目前自学了两章,感觉确实对于自学心理学的新人来说非常友好,下面就分享这本教材的一些优点和自学心得。
一、翻译通俗易懂,但不是全彩
那些年啃了那么多翻译的教材,这本书倒是让我挺惊喜。最近看的这两章全部读下来,居然没有因为语句表达顺序要停下来。
以前读的一些翻译书籍,一些专有名词很拗口,甚至不同章节还会变来变去。但这本书基本没有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心理学领域发展这么久,很多共用的概念已经固化下来。
书籍并不是全彩,只有前面几张彩图。
二、联系实际生活场景,应用性更强
许多人对心理学有兴趣,并不是真的要去做理论研究,而是关注如何应用。Bruce Goldstain博士比较强的一点就是将枯燥的理论放到更有共鸣的生活场景里去讲解,对于实验方法也有介绍,但不会着墨太多。
在每章开篇都会有一个实际例子作为引导。那这个例子不是简单一两句,而是一个比较全面的生活场景。同时也会在开篇设计一些问题,引导自己思考方向。
三、每章结束后的总结及相关知识比较丰富
心理学还是相对比较专业的理论课程,所以通常读完几遍后还是会容易懵圈——因为很多定义需要花时间理解,不同理论又会互相穿插。
所以这时候搭配后面的小结可以进一步帮助自己提炼最关键的知识点,这样有利于记忆。关键术语也方便接下来后续制作相应的概念图、知识卡片等内容。
知识拓展也是不错的部分,不过还是有点少了。
四、一点不足
对于完全没有专业基础,没有老师带的新人,对许多概念其实比较陌生。所以一开始自学会比较难搭建学习的框架。Bruce Goldstein博士这本书跟生活联系紧密,但是在呈现内容的逻辑上,我个人是觉得有一点点的绕弯。有时候读完可能会觉得知识点会有点混乱。
例如第三章的知觉,里面“自下而上加工之外的过程”、“运用先验知识:自上而下加工”其实都是同一个范畴。但并没有归并到一起,所以第一次读的时候会一直纠结这两者有啥关系。所以后面要重新整合知识点的逻辑关系还是挺花时间的。
五、自学的技巧分享:制作专属的知识图谱
心理学设计到很多关键术语和概念,所以我会用概念图、流程图串联知识点,去理解不同概念之间互相的作用机制。因为很多现象往往不是一个理论就能解释——不然世界这么简单,科学家们也不会研究到那么辛苦。
同时,通过图示化的表达,其实也是在测试自己对定义的理解程度。每个概念都有一串文字介绍,如果只是生硬地背诵复读这些定义,一方面占用脑容量,一方面其实无法评判自己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有多少。
例如什么是知觉,我对这个定义到底懂不懂,关键能不能把逻辑关系呈现出来。而画图就是一种测试方法——画出逻辑关系才能体现自己的理解程度。
同时,通过图示化也有利于记忆的持续性。因为知识点太多难免会忘记,那根据图示来按图索骥也会更加高效。
那如果整章都这个思维去重新整理,就会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图谱了!
这里要注意的是,并不是简单的把作者的章节名字用思维导图罗列,而是按照自己都需求去筛选、整理知识点的逻辑归属。
每个人应用方向不同,做的知识图谱也会不同。
这种图示一般用流程软件就能完成,我一般用Process On或者Draw.io来绘制。
用Process On因为是对外分享,所以会排版和进行简易设计。但如果你只是个人学习,建议用Draw.io简单绘制即可,不需要配色和关注排版,也会快速很多!
目前已经学习了第三章【知觉】和第九章【知识】,每次从学习到画图都要2-3周,时间挺漫长,但也充实。
图示会在平台分享给大家,欢迎一起交流、指正我出现的一些知识错误,或推荐优质的相关拓展阅读给我~感谢!
具体的图示会放在#思维图示#这个专栏:https://www.jianshu.com/nb/3556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