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其实是一个先做加法后做减法的过程,瓜瓜坠地的那一刻,我们犹如一张白纸来到这个世界上,通过观察、学习、训练,不断的往白纸上填充色彩形状,于是我们有了对外界的认知,对是非的判断,获得新知,开始成长;当人生的画卷上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过多的东西只会让它杂乱不堪,毫无主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添加,而是舍弃,去掉那些多余的,留下值得珍视的。
给孩子做加法,让他多接触新的事物,去开发他们的潜能,除了学习,让他们接触音乐、电影、乐器、舞蹈、画画、手工……尽可能的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的生活丰富起来,有趣起来。
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叹,游戏和网络毁了孩子,越来越多的小孩拿着手机,打着农药,玩着吃鸡,刷着抖音,学着快手;我们气愤孩子的叛逆,社会的负氛围,可是多少父母有认真想过,自己给了孩子什么?有多少陪伴,多少正向引导?据我了解,很多沉迷其中的孩子都是因为无聊,无所事事,没有陪伴,没有爱好。
当我们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当你觉得过多的目标让你目不暇接,而需要打磨一项技能的时候,当你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给人生做减法。去掉那些芝麻般的诱惑,认准自己的西瓜,向它奔跑。
说到做减法,我自己的例子就很典型。加入行动营之后,我开始了看书、写作、声音练习、书法练习,下班之余打球、学跳舞、学英语、学演讲……很多是因为兴趣,很多因为是想做为一项技能去提升。我把每天都排得满满的,每天要做的事有很多,结果可想而知,我很累,却什么也没做好。因为做不好,开始自责,开始焦虑,开始不幸福。
很多时候很多人都犯了和我同样的错误,想要抓很多,拼命把自己的生活填充的很满,貌似过得很充实,实着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因为目标太多反而没了目标。去掉赘余,打磨强项,看似在做减法,实则在做加法,只是加了深度,而我们需要这样的深度。
就像写作,你不可能擅长所有的领域,散文、小说、观点文、育儿、情感,在众多的分类中找到自己擅长的,而不是每个都去深挖,学得个四不像。有些人感情细腻,喜欢美好的事物,可能喜欢散文;而有些人想象力丰富,注重故事和情节,那他可以去写小说;有些人育儿比较有经验,那就多写育儿类的文章,文章没有类型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说。
如果什么领域都要获得非凡的成就,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焦虑和不幸福感;我们可以尝试什么领域都去学习去模仿,因为这样可以加快成长,而这种尝试最终目的是找到值得我们去深耕去努力的方向。
成长需要加法,幸福需要减法。加上趣味,加上深度;减去诱惑,减去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