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潮水漫过岁月的堤岸,许多往事都随波而逝,唯有那段温暖的回忆,如同王维笔下"清泉石上流"的静谧美好,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而赠予我这份珍贵回忆的人,便是我的同桌——余同学。
他总爱将乌黑的短发打理得整整齐齐,笑起来时眉眼弯弯,像藏着两汪澄澈的清泉。每当课间,他和同学们谈天说地的爽朗笑声,总能让整个教室充满生机,连窗外的阳光都仿佛变得更加明亮了。
记得那次数学课,老师讲解"水中浸物"的难题。我盯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只觉思绪像一团乱麻,下课铃响了,看着作业本上空白的题目,我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急得额头都沁出了汗珠。这时,刚准备去接水的余同学注意到了我的窘迫。他快步走过来,弯下腰轻声问:"是不是被这道题难住了?我教你吧!"他的声音像三月的春风,一下子吹散了我心头的焦虑。我连忙点头,眼睛里满是期待。
余同学拉开椅子坐下,拿起草稿纸迅速画出一个立体图形,边画边说:"你看,鱼缸原本水位是5cm,放入物体后升到7cm,这升高的2cm就是解题的关键。就像古人说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不能小看这小小的变化。"他说话时眼神专注,手中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在书写着知识的密码。
我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有些迷茫:"我好像还是不太明白怎么算体积......"余同学没有丝毫不耐烦,反而笑着安慰我:"别着急!我们再从头梳理一遍。"说着,他又重新画了个图,用红笔将关键数据圈起来,"现在已知长、宽、高,套用公式就能算出体积,这就叫'按图索骥',准没错!"在他的耐心讲解下,我终于恍然大悟,拿起笔顺利地完成了题目。我抬起头,感激地说:"多亏有你帮忙,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余同学摆摆手,露出标志性的笑容:"咱们是同桌,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这段记忆,是岁月馈赠的珍宝。那些耐心讲解的瞬间、温暖如春的笑颜,皆成了同窗情谊最美的注脚。那道曾令我绞尽脑汁的数学题,也化作了友谊的见证,永远闪耀在成长的星河之中,成为我生命中无法抹去的温柔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