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故乡

文/YL重新出发


清晨醒来时,思绪还停留在梦中,在梦里,我,又回到了记忆中的故乡。

一、清灰小楼

那是一栋水泥色的清灰日式小楼,大概是伪满时建的吧,这样的小楼在我的东北家乡很是常见,它最初的建筑用途已不可知。

虽然历史已经翻篇,但残存的痕迹却清晰无比。这栋日式小楼,装载着我的童年和少年的回忆。

说是楼,其实只有二层,二楼住着二户人家,一户是河北人,老两口,人很和善,就在我家的楼上。另一户是一对中年夫妻,丈夫是开车的,常年跑外,家里有三个女儿,都是妻子在家带孩子,忙家务。我们都喊她潘婶,潘婶很厉害泼辣,但很讲道理。

一楼也是住着二户人家,我家的邻居姓许,家里一共七口人,有爷爷,父母和二子二女。他家里有一个儿子和我同龄,也是我的小学同学。

而我的家有五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我。

我五岁的时候搬到这个地方来的,原来的家已经记忆模糊,只是记得有一个大大的后院,院里有一架葡萄树,而现在的家,没有了后院,葡萄树送给了邻居许家,虽然他家的院子也不大,但还有葡萄树的生存空间,但确是委委屈屈地生长着。

我家并没有走和其他三家一样的楼门,而是另辟其径,在楼房的外面又接出一间屋子和一个小院,我不知道这接出来的屋子是不是违章建筑,我只是记得,搬来时就是这个样子的。

那时的邻里之间都是和睦融洽的,往往做做饭时,会少一颗大葱、一头大蒜或一点酱油,这时,妈妈们就会打发孩子去邻居家借点。

我只是记得借过,没有还过,但遇到家里改善伙食时,总会留上一些送给邻居也尝尝,当然,也收过邻居送过来的包子或饺子。

不像现在的邻里之间,也许住在对门都不认识,更不要说互相走动了。

老旧的日式灰色小楼应该是东西朝向的,东侧有一个一米宽的后院,挨着后院的是别人家的后院,几米开外的是另一栋楼房,把我家进户的阳光遮的严严实实的。

一个大屋盘了一铺炕,小屋是床。接出来的一间屋当厨房,还有一个不大的小院,后来小院也封了顶当屋用了。

也许是自建房吧,质量总是不过关,夏天漏雨是常有的事,父母不知是从那淘来的沥青和油毡纸,在晴好的日子里,就给小屋修修补补。

往往这个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成了很好的帮手,能帮大人做点事情,心里别提有多光荣了。

夏天还好,屋里很阴凉,但到了冬天,窗户上会结上厚厚的冰和窗花,在无聊的日子里,我坐在暖暖的炕上,盯盯地看着窗花,把它们想象成高山、河流、峡谷、树木、和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

冬天为了屋里暖和,煤炉是不熄灭的,但这也有一个安全隐患,就是一氧化碳中毒。我还记得我们全家煤气中毒过一次,好在不严重,只是头晕、恶心、呕吐。

这个家虽然简单,但却被妈妈打理的整洁温馨。无数次的梦里,我又回到了那个家,梦里的亲人还是原来的样子。

二、四通八达

还有 73% 的精彩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次回乡,踏上客车的那一刻,陌生的人随着车一趟又一趟地更换着,就这样的更换着。但,亘古不变的依旧是那熟悉的乡音。 ...
    棠宸思白阅读 257评论 3 1
  • 原创:指间风景 现在的故乡由于修建厦蓉高速,变化巨大,与原来的形状大不相同;村庄的前一半完全被高速占用了,很多人家...
    青青天地阅读 933评论 4 10
  • 关于往日,我能写的,只是我的记忆和印象。姥姥,小河,戏台,大山...... 昨晚我就梦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那里有我...
    油伞阅读 256评论 1 2
  • 昨晚睡前翻阅朋友圈,看到建哥发的一个小视频,视频中木马感叹道:“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让我感...
    乐行居士阅读 462评论 0 2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15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