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

我们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搞不好就不是‘金山银山’,反而成了亏钱买卖。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走急就章、竭泽而渔、唯GDP的道路。”总书记的一番话,蕴含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深刻洞见,更饱含着将一个清洁美丽的绿色中国留给子孙后代的拳拳之心。

首先,绿水青山是宝贵的财富,但并不能一蹴而就地兑换成“市场价值”。如若不能抱着一番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科学谋划,久久为功,“绿色银行”的作用不会马上体现。其次,用竭泽而渔的方式将“绿水青山”直接“换金换银”,也确实诱惑不小。即便是在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一些地方干部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关停污染企业,就是砸了一些人的“饭碗”;手下留情,就是断一方水土上子子孙孙赖以生存的根基,高投入、高污染、高收益的发展路径对很多地方依旧具有“锁定效应”。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目前正在完善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都在顶层设计上推动着好的空气、水等生态产品获得市场化的量化评估。可以说,在绿色“指挥棒”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地发展的内生变量,生态好了,本身就是对生产力的提高、对经济的促进。拥有优质自然资源的地方要及时调整思路,抓住转型窗口期,把握好“生态政策红利”。

仅仅享受政策红利还不够,“绿色经济”需要我们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主动作为。告别了小作坊、大烟囱,我们可以在产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上下功夫,可以培育立体农业、生物技术、海洋科技等绿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个过程必然是艰难的,但跳出了“亏钱买卖”的循环,抢占了未来市场竞争的先机,满足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的“长远生意”,值得我们为之努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