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革的号角一声吹响,神州大地整个活了起来,所有的人都开始动起来了,大量的人口由西向东,由乡村走向城市,华夏大地出现千年未有之变局。也产生了千年未见之局面,形成了一个融入不了城市,却又回不去乡村的中间夹层。
当工业革命浩浩荡荡席卷天下,原有的小农经济衰败是无法避免的结局。种地靠天吃饭,一年辛苦劳累也只够勉强糊口。迫于生计,无数的农村壮劳力开始背井离乡去往发达的东南地区的工厂。而留下老少在乡村相互扶持生活。
老,只因无力,和数十年生活的惯性无法去往城市,依然在田地操持农务。在广阔的中部地区数不清的农田都是靠着这些老人,把作物一点一滴生产出来的。老人一辈子务农为生,从未出过村庄,就算世界如何变化,依然数十年如一日,固守着自己的乡土。一年劳作也只有极少的积蓄。
除了繁重的农活之外,更多的就是生活的乏味,乡村青壮年的离开,人口的流失,更是让乡村缺乏任何娱乐活动,除了麻将还是麻将。如果有孙子的老人还好一点,还能接送孙子上下学,与小孩子聊聊天,哪怕上下学接送很是麻烦。而没有孙子的老人,就只能如同一个游离的孤魂一样,在家门口闲坐着,抬头看看天或者看看土地。手机,电脑与农村的老人是完全绝缘的,手机在他们看来就是个接打电话的工具,也用的不甚明白,对电脑更是不知有何用,而电视或许就是老人唯一能有的娱乐活动,可大部分老人慢慢也不再能看清电视越来越复杂的情节和艳丽的画面。
乡村的老人将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脚下这片土地,可最终又留下来什么,留下的或许只有一片三尺见方的黄土地来埋葬自己的骨灰。乡村的老人,一旦停止劳动,那便完全没有经济来源,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或者养老保险,只能靠自己的积蓄或子女的供养。殷实之家尚且还好,而贫困之家就只能让老人自生自灭。乡村的老人就像一头头沉默的老黄牛,在这广阔的土地上,默默耕耘着,用汗水与时光生产出作物,最后,静默地死去,灵魂飘荡在乡村的上方。
而离开的乡村的中年人,在大城市也是边缘的人群。进城务工的人员,只有少数抓住了机会,成功的在城里买了房,落了户,有了自己的产业,成为了城里人。所以那一代的乡村人,要么自己奋斗成为老板,走向人生巅峰,要么数十年如一日,成为流水线上螺丝钉,只有极少数能成为中间阶层,有着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保障。
中年人的确在城市赚到了超出乡村数倍的钱,改善了生活。可是他们自身也是如海燕般漂泊,在城市,永远也拿不到安家的门票,在一个个黑心的小工厂工作,也没有任何的生活保障,五险一金从未在农民工身上实现过。他们在城市贩卖着劳力,可城市对他们没有任何温情,没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舍得买上的一身得体的衣服,在城市也如同在乡村一样,大量的人一年都只是在城中村生活着,从来没有感受过城市的公共服务,享受过城市的生活便利和灯红酒绿,有的只是在城中村里和同村人之间的交流,对外界有着天然的害怕与恐惧。哪怕他们有时间也只是龟缩在自己的出租屋里,用着手机看着短视频。对城市这个庞然大物有着天然的恐惧与不适。他们也是节俭的第一代打工人,尽可能的节省下所有的钱寄回家,留给老人和孩子,以最省的方式来度过自己的生活。主观上,他们对这座城市也没有任何的感情,这只是他们一个挣钱的地点,他们知道以自己微薄的工资是永远也无法在这座城市立足。哪怕他们依然在这座城市生活了数十年,可是依然陌生与恐惧。最终,当城市榨干了他们所有的精力与血汗,他们就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乡村,一个步入暮年的母亲轻轻抚慰满是伤痕与创伤的孩子。
少年,成长于乡村,却不知道去往何处,在迷雾中迷失。作为留守的一代,其实大部分人来说,没有经历过缺衣少食的日子,在基本的物质生活上也是得到了满足的一代。也是乡村中最为开放与接收能力最强的一代。教育的普及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乡村的小孩,也能享受到正常的义务教育,虽说可能教育质量如何如何,但也是达到了基本线,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流通,乡村的小孩也同样能通过各种电子产品了解到世界,或许只是通过屏幕和实地的差别。但是这一代乡村的小孩接受了普遍的教育有着比父辈更好的普通话,更多的知识,能更好的能融入城市。
这一代小孩,基本都是读书在乡村然后走向城市。他们从来没有下地干过任何农活,生活在农村可也再也不可能通过田地来谋求生活,也没有任何想法在田地上求生存。他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和所看的影视作品,都是城市的价值观和城市的生活方式。一路的读书生涯,他们很早就已经脱离了乡村的生活。
有的没有升学,就重复父辈的道路,一部分通过职业教育也能在城市找到一份合适的有保障的工作,不再是黑工,也有一部分比父辈们更不堪,成为三和大神,在城市漂泊,得过且过,自己饿不死全家管饱,也不会有家庭的责任,也不会返回乡村。还有一部分,或许通过考试学习,终于能找到前一辈乡村人没有从事的工作,成为一个白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城市工作,哪怕它的工资甚至没有父辈的高,可也是一份城里人的工作吧。
这一代乡村人也具有更加开放的意识,他们会走出同乡同村的圈子与天南海北的人交流沟通,他们会在城市消费购物,享受城市的共同服务,会去看展览,会去旅游,如果不问籍贯,或许和一个城里人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当面对城市日益高涨的房价,会把一众乡村的少年打回原形,哪怕你是和这座城市融入的多么完美,你有多么热爱这座城市,你对这座城市哪怕比土著更加了解,但是你依然不能在这座城市扎根,你只能去漂泊。
你最后只可能掏空父母辛苦一生所积蓄的所有财富,和自己大半辈子的收入,来购得一张入场劵,已经放弃扎根的上一代所有积蓄,最终也是毫不留情面的回到城市这座冷漠的巨兽口中。他们抠抠搜搜,勤勤恳恳从城市这座巨兽身上抠下一点金币,最终却是被这头巨兽一口气全部吞的干干净净。
这样也只有极少数的农村少年能留着城市,大多数的人又将重新面临和父辈一样的结局,开始工作在城市而生活在乡村,或许能有进步的是把乡村的家安在临近的县城吧。可他们有着比父辈们更多的不舍与悲伤,他们很多是对这座城市是如此的熟悉,如此的热爱,如此习惯于城市的生活,他们还未死心,有着挣扎,有着反抗,被这座城市刺的遍体鳞伤,可最终这城市也不有着任何温情,一张冰冷的车票,就把他们送到千里之外。他们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徘徊,留不下的城市,不愿回去的乡村,在茫茫的中国大地上漂泊。
乡村的老中少,走不动的,走了又回来的,想走却又无处可去的。城市化对乡村无情地进行着碾压,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让乡村里的人能融入城市。更大的问题是,在老中少中形成巨大的隔离,留守与孤寡在乡村遍地可见,城市无情抽取了乡村的中间阶层。老不能有所养,少不能有所教,骨肉分离,随处可见。
老人在乡村独守在棺材般巨大的空房子,静默地走向死亡,对儿女的思念与担忧,也只能沉默在心中;小孩在乡村野蛮生长,无力管束的学校和老人,只知道电话遥控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小孩缺少着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如野草一般在乡间的田野自由生长,一旦偏离正轨,就变成了毒草,早早结束了光明的未来。
骨肉生分离,荒草埋孤冢,乡村留下一地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