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随笔——熊孩子问题的引申

今天和宝宝妈在聊“熊孩子”问题的时候,她和我吐槽了下前两天她带宝宝去迪斯尼玩耍过程中碰到的“被插队”经历。

虽然我们宝宝现在还小,但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到,等到她再大一些,等到她会问“为什么别人要插队”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回答她?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思考了很久,也上网查了些资料,但看下来,总觉得不管什么做法都有些缺憾,当然我相信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并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是对于这个问题本身,我还是执念的想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


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破坏规则”的事情,有时是别人,有时是自己,虽然如此,但对于大多数人,人性中的“善”终究还是要大于“恶”的,我们虽不是完人,但仍然希望我们所处的世界可以更“完美”。

但世界的不完美才是真实,在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如何确保自己的“初心”不被污染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我们在很多时候能做到的更多的是确保我们的核心观念(三观)不被改变!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纯粹的“黑”与纯粹的“白”太少了,人性的复杂决定了,灰色才是这个世界的主要组成。对于大多数人,“出淤泥而不染”并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出淤泥而少染”才是目标。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一直秉承“随性”的风格方针,尊重宝宝的想法,引导她的行为,让她接触到更多的世界,让她自己形成自己的想法,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必要的引导和监控。


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问题,我的解题思路:

1、父母的长期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确并加强“遵守规则是正确”的印象,减少“破坏规则”行为对孩子认知的影响;

2、当孩子问到我们“别人为何插队”的时候,不直接说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自己说出她的理解和认知,如果孩子说不出,父母可以给出选项,让孩子选择,这个方法的核心是让孩子自己做出判断(当然这个判断基本是父母引导出来的),父母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听与鼓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