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是晚冬的接班人,柳树的纸条抽出淡黄色的嫩芽,风不原西北,尘不染车辙,一切很干爽,唯有教学楼倒荫下,还有一层冰块在负隅顽抗。
总是在安静的日子里想的更多,就好像伟大是诗人总是感慨怀才不遇,毕竟快乐的日子眨眼而过,痛苦的时光度日如年。倒不是有太多苦楚,却是安逸的不知所措,对未来感到迷茫,好似拿着一把筷子不知道用哪一双夹的菜更加美味,殊不知,味蕾对筷子根本不屑一顾。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时候想想大概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所有的性格都是上天给加持的“人设”,所有的犹豫不决其实其实最后都是被计划好的选择。有时候又清醒的告诉自己一切要靠自己:一定要修炼善良的灵魂,一定要努力的进步,一定要清醒的认知,一定要做个好好的人。
曾经走不出村庄,以为世界就这么大,就连那柴草垛的秸秆我都数的清,就连张阿达家的猪我也叫的上名字。给蚂蚁打针,用青草酿酒,教狗子唱歌,我样样都行。可是现在才体会知道越多,懂得越少的道理,也是现在才读懂《井底之蛙》的含义。摘下一片障目的树叶,发现了整个森林,恰似翻过山丘,看到了海。
思考本应该是哲学家的武器,落在我手里,完全就是个棒槌,只能抽打身上的灰尘,却还要付出疼痛的代价。我想我应该少想吧。
在这初春三月,我蹬上脚踏车,慢慢的骑,趁着一抹夜色,悄悄溜回梦里,梦里我在高楼上,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