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生命献给平庸

王尔德说过一句经典语录:“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

王尔德是英国的作家和艺术家,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于世,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

我以为普通和平凡并不是贬义词,但平庸可能有一点。

我总觉着庸这个字有点自我堕落的意味,这也是我认为它贬义的原因。

想要一落千丈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就好像把桌子上所有东西都扫到地上一样简单轻松,而活在原则和自我认可中才是真的困难重重。

用心去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我们就会发现美,慢慢告别无知、平庸和低俗。

比如观察书法的笔划。蒋勋把王羲之学习写字的过程说的妙趣横生,每一个笔画都有着丰富寓意。

比如写字时,要想象自己是在画画,写点的时候,就像天上掉下来的一块砖头,横线就像远在天边的一线云彩,竖的写法是画一棵枯藤,撇就像象牙被人切断,走之儿就像钱塘江的潮起潮落。

又比如分辨音乐和噪音,对我们来说,同样是收到外界的声音,但当它们投射在内心时,给的人感受相差是非常大的。

同样的道理,无论是生命中和失败关联的厌恶感,还是和成功关联的喜悦感,其实也都是生活中真实的写照,就像声音一样并没有彼此之分。但对于人的心灵来说,却有了巨大的不同。

一个人如果一直受到运气的恩惠,总被成功的事情所鼓舞,那么这种生活就像是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让人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而如果总是受到挫折的打击,即便心如钢铁,生活的滋味也一定异常苦涩。

但这些或许还并不是最要紧的,只要一个人咬定这是自己甘心去走的路,不管一路的背景是音乐还是噪音,他都可以说:这是在实践自己的人生。

最怕的是,既使沉浸在别人认为的天堂里,却因为背离了自己的喜好,而觉得终日被枯燥、平庸所困扰。

并非是生活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人的内心在回避的时候,逐渐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美国人富兰克林说过一句话:“有的人死于25岁,葬于75岁。”其实就是王尔德这句话的另一种表达。

我们都有自己身体的黄金时代,但却何很少有人明白思想也有它的黄金时代,不同于身体成长和衰退的规律,思想上的黄金时代并非是一个线性变化的过程,它可以一夜生,也可以一夜死。

我们的思想都是自由的,这一点不假,但如果不用心去保护它的话,世俗会用威逼利诱的各种方法叫它变得平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