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都没电,上不了网,听不了故事,小桐桐都是在无聊中度过的。所以,晚饭一吃过,我们就带着小家伙出门玩了。
小广场上没有人,小家伙有点失望。不一会儿,杨洋杨卓姐弟俩来了,三人很快玩到了一起。接着叮当和朵拉也来了,后来又来了几个我不认识的几个小朋友,小广场上一片欢声笑语,小家伙们玩得不亦乐乎。
小桐桐说也想骑滑板,我就放心上楼给他去取,心想有老公在,应该没事。不成想,等我一会儿回来之后,小广场上一阵哀嚎,我一看是叮当在哭,原来不知是哪个小家伙拿了个石头乱扔,把叮当的额头上砸了一个青紫的大包,眼看着就要破皮了。我心下一惊,想到会不会是小桐桐干的,因为他这两天就有个爱扔石头玩的毛病,已经被我批评过几次了。我问是谁来,几个大人说没看见是哪个小家伙。我抓住小桐桐问他,他一脸镇静,说不是他,但我看他脸色发红,不像是跑热了,心疑有他。但因为没证据,也不好批评他。叮当爷爷一脸的不高兴,板着脸又教训了一句朵拉,小丫头趴在滑板车上扯开嗓子嚎了起来。我心里过意不去,哄了叮当哄朵拉。叮当是个男孩,一会儿就不哭了,偏不跟着爷爷回家,又跟一群小家伙玩了起来。可是朵拉脾气拗,任我怎么哄,她停不下来。还好她奶奶来了,哄了会儿就不哭了。
我把小桐桐抓到一旁审问是不是他扔的石头,他还一脸的天真,对着我的耳朵说悄悄话:“妈妈,我要是说了是我,你会不会打我?”我心里咯噔一下,不动声色地说:“这会儿不打,快说是不是你?”他低着头说是他,刚说完,旁边有小朋友追过来,他一下子又跑了,我在后面大声叮嘱他再不能拿石头扔着玩。
我不好意思地跟叮当奶奶道了歉,她倒也没说什么,只是说以后要小心一点再不能拿石头玩了。我说回家后会好好教育孩子的。小桐桐也跟叮当道了歉,认为没啥事了,玩得还挺开心的。
回家后,老公坐在沙发上看手机,小家伙还嚷着要看电视,我说没电,难道要点着蜡烛看电视吗。他有点不高兴,我让他过来站立正,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有点不敢过来,索性缩到他爸爸身边了。我到卫生间找来一根短竹竿,坐到沙发上,指着地面让他过来。
他怯怯地半笑着说:“还要打呢吗?”此时他好像觉得事情还不严重。他爸爸依旧低头看手机,没出一声。
我板着脸说:“你说呢?之前妈妈给你讲过好几次,不能扔石头,你怎么不记?”
他满脸的恐慌,看看爸爸,再看看我,一下告饶了:“妈妈,我记住了!再不扔了!再不扔了!”
我拉过他的小手,有点冷血地说:“现在才记住已经迟了,叮当的头被砸了一个大包都快破皮了,他不疼吗?要是再严重一点,砸个口子,还要缝针,他不疼吗?再严重一点打到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要怎么办?”
说着,我不顾他的挣扎,手里的竹竿重重地敲到了他的手心,他“哇”地一声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同时手也“噌”一下缩了回去。我的心也跟着一缩,想就此放手,但脑海里马上又出现了叮当额头上的大包,就硬着头皮毫不客气地又拉了回来,接连敲了两下,他哭得更是声音都直掉了,搓着疼痛的小手,他连声说:“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我再也不扔石头了!”
我放下手里的竹竿,继续板着脸教训他:“如果你早点听妈妈的话,今天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犯错误了就要主动承认,自己勇于承担后果。打你就是要你记住,让你吸取教训,再不要犯这样的错!”
他满脸泪痕,泣不成声地说:“我,我记住了,以,以后再也不犯了。”
“以后就这样,不听话再犯错,妈妈就要施行惩戒,必须敲手敲三下!”我依旧冷着声对他说。
“我记住了。”他搓着小手,大着胆子偎依到我怀里,又伸出手给我看,“妈妈,你看我的手流血了没有?”怎么能打出血来呢,我心里又气又笑,我本不想看,但又觉得自己太狠心了。因为电还没来,就打开手机照了一下,除了手心红肿之外,再就是有点脏,就缓和了一下语气:“没流血,太脏了,快去洗一下。”他乖乖地去卫生间洗手了。
老公自始至终都没有抬头看一眼,没有说一句话。我知道,他是赞成我这么做的。对于教育两个孩子,我俩一直是一个战线,从不互相拆台。有好多次,小家伙挨训找爸爸当庇护伞,都被老公无情地挡了回来。我俩都知道在家庭教育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
睡觉前,小家伙还说手疼,我都装着没听见没理他。他委屈地一个人静静地睡着了,我这才心疼地拿过他的小手轻轻地给他呼呼……
关于惩戒这个问题,我刚刚读过的一篇文章中说:“打孩子不是目的,要让孩子有所怕,有所敬畏,才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这话说得极有道理。很多时候,孩子同一个错误要犯好多次,父母对孩子再三叮嘱的那些非常重要的话,都被孩子抛之脑后,就是因为他缺乏敬畏之心,没有真正认识到错误,认识到后果有多严重。说千遍道万遍,不如狠下心了来给他一次严厉的惩戒,让他铭记终生。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做父母的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只有做狠下心来,帮孩子纠正坏毛病,纠正得越早越及时,孩子才能在今后成长的道路上走得越顺,走得越远,就如一棵小树,从小就为它修剪掉多余的旁枝末节,它才能茁壮成长,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成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