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5年结婚,婚后4年没生孩子。
眼看着就要迈入30岁大关了,家里人急如顽猴,上蹿下跳,花式催生。
1. 爷爷的“问候”
某日,下班后接到老公爷爷的电话,开头一阵寒暄,最近工作忙不忙,吃得好吗,睡得好吗?
答曰:我们一切都好,爷爷最近身体好吗?
爷爷说:我身体好得很呐!你身体好吗?
毫无防备的我说:我身体也好得很呐!
爷爷:你身体好怎么还不生孩子啊?
我......大意了......
2. 公公婆婆的“炫耀”
“幸福一家人”群,一般是高危群。
爸爸妈妈的催婚已经从以前含蓄的“趁我们还没老,能给你们带带孩子的时候,你们要早做规划”到现在直白的“本年度你们两个人的KPI就是生个孩子“。
我问”没有完成会开除吗?”“那倒也不至于”。所以这个指标已经从19年挂到了21年。
近段时间,我觉得他们有点沉不住气了,疯狂在群里晒别人的孩子。
常常是爸爸发一张妈妈抱孩子的照片,然后@我们,问:可爱吗?
一般都是没人回答的。父母辈的着急也在我们大逆不道的沉默中波浪式呈现,但后面是逐渐平静的海面还是更加波涛汹涌的浪潮?不好说【抠鼻jpg.】。
3. 同龄人的“焦虑”
到我这个年纪,已经结了婚的孩子都快上幼儿园了,但更多的是未婚的剩男剩女。深圳这个城市,最大的幸运是拥有一批非常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奉献时间、金钱、汗水和青春。
付先生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好几个在深圳奋斗的同学不是码农就是产品经理,守不住自己的头发,但能守身如玉。不是不想谈恋爱,只是“合适的人”远没有合脚的鞋那么容易找。
那些已经生了了,一部分告诫你:不要生,生了就恨不得塞回去,然后诉说各种生了孩子的痛苦及婆媳矛盾的激化。一部分则奉劝,女人早晚都要生,晚生不如早生。
只想静静喝茶。
4. 疫情下,我辞职了,快到30岁。大龄已婚未育这几个标签打下来,注定了找工作会面临什么样的待遇。“结婚了么?”“有孩子吗?”“什么时候生?”如果不是第一次见面,我都以为她是我远房大姨。
公正的说,用人单位的担心不无道理,他们也不想讨人嫌,但是给公司降低风险是他们职责所在。如果不想被挑拣,那就不要去找工作,或者说就算上一家公司的团队不好、项目不好、待遇不好,你也不要辞职。生了孩子再考虑?所以一些生育年龄已婚的女生要不尽量不要跳槽,要不先生完孩子?
生孩子说到底,能不能单纯的因为:彼此相爱,而我想要个孩子,并且已经准备好了。然后生个孩子?
我们90后这一代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的长大,快30岁还觉得自己是个孩子,等大人们觉得你们年纪到了、老人们觉得想抱重孙/孙子、想休完产假再辞职,别人都生了,这些理由去生孩子。生了以后呢?
生孩子这个事,到底谁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