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捕捉儿童敏感期》有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于敏感期这个字眼并不陌生,在孩子成长历程中也或多听说,只是没有深究过。

本书通过很多0-6岁的一些真实案例,来揭示孩子特有的敏感期,孙老师则站在专家的角度解析行为背后的原因,深入浅出。对于儿童在某个时间段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我深有感触……

儿子很喜欢汽车,或许男孩都喜欢。玩的玩具,穿的衣服,看的绘本,都必须和汽车有关。也可以说,他对汽车敏感,对汽车情有独钟,直到现在上小学了,依然五句话不离汽车,画画也喜欢画汽车!

其实,对于这一现象,我们更多的是感觉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有的家长难免会焦虑,说怎么都是车,怕孩子接触不到更多维度的事物。而我们,却是根据汽车拓展了多维度的认知,比如汽车积木,汽车图书,汽车涂色板。

单点极致,以点带面,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专注力和专一性。

这就是对于孩子敏感期的认知与否,你了解了,就不会焦虑,书中提到的孩子的一些案例,比如口欲期,言语暴力期,都是会过去的,只要有所认知,就能坦然视之。

接下来,继续研读……感谢布丁推荐好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刚刚读完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有收获也有了更多的迷茫。 从来都知道养孩子不容易,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做父...
    珩暖阅读 4,985评论 0 5
  • 如蒙特梭利所说,儿童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照料他的成人并不了解它。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让我们怀着敬畏之之心,给他...
    janehoart阅读 5,488评论 0 9
  • 我理解的敏感期它会影响着孩子走过生命的过往,当下,并走向他的未来。这个敏感期他蕴含在生命的诞生之初,当生命以胚胎形...
    桃桃_阅读 7,276评论 0 10
  • 我并不是一个好人,之所以选择善意地对待他人,是因为这样做才是最划算的方式。这是千百年来,我们几十代祖先已经验证了行...
    QimuAI阅读 1,430评论 0 1
  • 中国有句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有时候不是很清楚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用法,到底什么时候用stati...
    BernardChina阅读 6,878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