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你能干好什么?”你是不是受够了这种话?有三个方法能摆脱这些!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周边的人说起自己的缺点,似乎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而被问到有没有什么优点,却总是考虑半天挤不出一点。

从小到大,父母总在耳边唠叨“你怎么这么笨?”

老师总说“这题都不会做,我怎么教你们的,耳朵没长吗?”

老板总说“瞧你这事办的!叫我怎么跟上头解释?怎么就这么不上道!”

听多了,也就给自己收拾了一箩筐的料。

但摸着良心说句公道话,你真的没有优点吗?你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经过职场的一番磨炼,我发现,其实在自己的优势上提升要比改正自己的缺点收益大多了。之前一直流行短板理论,但现在长板理论更流行:

尽量加长自己桶里的一个长板,这样更容易被发现和突围。

怎样能更好地辨识自己的长板,发现自己的优势或优点呢?

在新精英生涯课程里,我学到了这三个办法:

1        自我梳理,这样梳理的结果自己会比较认同

怎样自我梳理呢?可以通过复盘自己的成就事件或者描述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上的闪光时刻,只要是那种让你觉得自己很特别的事情都可以。

如果需要详细描述,可以通过类似的问题展开

01 事情一开始是怎样的,遇到了什么困难?

02 面对该困难,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03 因为你的做法,事情有了怎样的发展?

04 你有没有主动找寻更多资源,争取其他的协助?

05 再次回忆此事,你有什么新发现?

比如,5年前我想在项目部提升英语学习氛围,于是想定期推行英语应用的活动。但总体上大家学习英语的兴趣劲头并不足,项目位置偏远,组织上也没有经费,申请英语演讲俱乐部入会都没有会费。

但因为项目上有中外方同事协作,推行这样的活动,能够便利工作,也能长期上减轻翻译的工作,于是我决定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把事情做出来。

于是,我从朋友和头马机构取得参考资料,借鉴组织和活动的运营模式,按照头马正式的流程编制活动说明,先带动所有翻译参与其中,并通过朋友圈及公司内网发动活动海报,并一结束就分享活动照片和感悟。

因为坚持和同伴的支持,我们的活动持续了一年,获得了领导的肯定。每次参加活动的人数也逐渐有了增多,整体的英语学习氛围有了提高。

期间,每次活动我都会找有摄影专长的朋友帮忙,并发动翻译组内的同伴每人申报一个小任务,来共同完成活动。

再次回忆这事,还是让自己很有成就感。使命,其实是通过一件件看似普通的事情拼凑起来的。主题的英语活动,我们居然坚持了一年半,后来终究因为翻译人员均回归大本营,也因为自己怀孕有娃而最终终止了。

推动初期有很多困难,但因为坚持和走了过来,回过头来都觉得是财富。

在这件事上,我看到了自己的果敢、坚持、上进、阳光和积极。有些工作,其实是需要自己多点创意,才会更加有趣有料的。

2        询问他人,你可能比自己看到的更美

想起了那个多芬香皂的广告:路人和朋友分别向坐在帷幕另一端的画家描述自己的长相,朋友口中描述的路人比路人自己描述地美了很多。

你可以在朋友圈发一条消息“求夸求夸,最近在学生涯规划,想了解一下自己到底有什么优势,拜托伙伴们帮我写下3个词,形容一下你眼中的我,多谢多谢。”

我昨天就尝试了一下,收获远超自己的想象,有优点库里有了这些:

“积极 奋进 独立 热情 爱心 有活力 有激情 行动派 富有诗书 耐心有爱 心境美好 毅力 影响力 真诚 亲和力 乐活 内心强大 好学 目标感强 高执行力 善良 正面管教 自律 努力 乐观……”

更有一位仅在公益活动认识的朋友私信我“虽然接触不多,我觉得你是一个特别理性睿智地姑娘。做事有条理,思维清晰而且行动力强。”

你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试一下,看看会不会有惊喜出现。

3        通过能力测评,全面盘点

多亏了参加新精英的系列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有机会使用了一下能力测评工具。

能力测评的结果,可能在不同的阶段,受不同情境的影响,结果会有适度的变动。

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知道自己有哪些筹码能让我们在工作中换取自己需要的资源,也能让我们更好得了解哪些能力是我们的甜蜜区,让我们越用越有满足感,也能帮助我们知道那些我们越用越有挫败感的能力该怎么处理。

如果感兴趣,你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个人职业能力探索测评”,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吧。

不是你没有优点,而是我们自己习惯性地忽视了自己,是时候来找找自己的长板了。

想想那些曾经让你受伤的话,有没有哪句特别伤你心的?

让那些负面的标签见鬼去吧,试一下这三种办法就管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