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热似乎凤凰花开得越旺,游人也越发的热情,热过室外气温,热过南国的海滨厦大,热过芙蓉湖畔火红的凤凰花。这样的夏天,不仅仅要西瓜、空调和WiFi;还需要四果汤、炸鸡和东北大板才能打发。
距离上次光顾厦大是半个月前,一个大雨瓢泼的午后;距离上上次光临是六年前,晴空万里,那会儿还是一部带有日期的卡片机。不讲究横平竖直,无所谓白天黑夜,看到什么都想拍,曾经的练手之路和成长经历正是留给今天最难以抹去的印记。
如今,厦门早已成为港口旅游城市,鼓浪屿和中山路较之于厦门,犹如芙蓉隧道与上弦场较之于厦大,撑起到厦游人的半壁江山。他们一批一批的来,紧接着是一代一代的来。他们是跟团的游客,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民宿的义工,自由行的情侣,大学生的毕业旅行,勇闯的独行者,陪同的本地市民,梦想的建设者,涂鸦美容师的在校生。
漫步在校园中,我时不时的感觉到自己被一拨拨人潮裹挟,被一阵阵声浪突袭,被一树树凤凰花吸引;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它们开着稀稀疏疏的橙红色,时不时的回荡在耳边,生如夏花般绽放在眼前。
这是一所值得探寻的大学,有无数的历史遗存可以深挖,有充满着中西合璧的嘉庚建筑可供鉴赏;这也是一所文艺的大学,海风、沙滩、黑天鹅、棕榈树、凤凰花、情人水库,到处都是拍照胜地,更是谈恋爱的绝佳场所。它可以承担着负面,又能表现出包容;有点唏嘘,又有些惊叹。
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每栋建筑背后的故事,每处遗迹身上的历史使命,每座雕塑蕴含的传奇人物,每棵花草树木的精心照料者,每一张课桌上留下的痕迹,每个厦大人内心深处的精神信仰。
不是把它们看成陈列的展品,实验室里的标本,而是看成活着的生命,每座雕塑都是一部坚石雕刻的历史;他们也有鲜活的青春,只是他们献给厦大的青春从1921年就开始了。他们是创办者陈嘉庚,是掌校16年的林文庆,是任教几个月的鲁迅,还有林语堂、顾颉刚等等。
都说凤凰花开季,正是学子毕业时。是离别,是抵达,更是开始。青春无关年龄,感受不散场的同时,不妨体察下这所大学的缔造者和历代掌门人,静心凝视他们倾注一生,倾其所有的灵魂和留给世人最深沉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