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我也热爱家乡,但还是离开了

文| 一凡


01

我出生在祖国大西北的甘肃天水,被称为“姜维故里”的甘谷县,一个叫做柳树沟的小山村。

村里的确有一些柳树,但也不是特别多。所以,村子为什么要叫这个名的问题,我一无所知。

如果说把家乡狭义定义为是这个村庄的话,那么从上高中住在县城开始算起,我离开家乡的时间已足足有16年了。

我的本科是在省城兰州读的,2011年前往扬州继续求学。显然这次我是比较真正意义上离开家乡,至今也已7年了。

毕业之后,在缺少方向感归属感的恩赐下,我从西安、登封、北京,一路漂泊辗转到了现在的杭州。终于想要安顿了。

其实,每一个在外的游子,总会不经意间想起自己的家乡。

因为那里有太多我们割舍不下的东西,那些无法忘怀的人,那些记忆犹新的事。

02

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中,无论是父母亲戚,还是村里的老人,出门打工过的人,就连学校的老师,都会语重心长地鼓励我们:

“孩子,以后考上大学,就离开这儿,别回来了!外面总比我们这好多了”。

上大学前,我连天水也未去过,因此脑海里对于外面的认知,完全来自书本和电视。

特别是南方,由于彼此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和书中那些优美文字的描述,我一直有很深的江南情结。

老觉得那是活在画里、写在诗里,像是梦里才会有的东西。

以至于因参加考研复试,第一次到扬州时,将行李安放在旅馆,便匆忙地去逛街了。

完全是随意的行走,却觉得哪里都很好,景美人也美,一切非常的惬意,完美极了。

毕业离开后,我有时还会发呆一般地飘过这样的念头,“我竟然也到过扬州,而且还呆了三年”,多么不真实啊!

相形之下,当初我经过两次高考,最终被西北师范大学录取,要去兰州读书时,我内心没有丝毫的兴奋。

因为离家太近,我依旧还是在甘肃这块土地上,没有离开家乡。而这,真的不是我想要的。

扬州文峰寺前的大运河

03

也许正是从小播下的种子,我潜意识里储藏着离开的基因,等待和创造着所有往外折腾的机会。

如今总算是如愿以偿,兜了一大圈,停留在了杭州的站点。过得多滋润谈不上,可也没觉得有多差。

习惯甚至喜欢上了大都市的快节奏,激烈竞争之下不可避免地会有焦躁、压抑之感。

孤独、无奈已经成为生命机能中有机的组成部分,高度适应的结果,反而几乎感觉不到她的存在了。

为了交房租,为了还房贷,我们在格子间的屏幕前,不停地敲打着、忙碌着、纠结着,计算着银行卡、支付宝上还有多少钱可以花。

也为了一颗不甘平庸的心,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宁愿比别人多加点班,比其他人早点到达办公室,只想能把工作做好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生活就是这样的现实,充满了魔力,吸引着人们躁动不安的心。

不管是现实苟且的狼狈,还是诗与远方的召唤,我们始终没有停止追逐的脚步。未来的无限可能,还在。

曙光早已在黎明时刻点燃,你只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安静地度过幽暗孤寂的长夜,胜利的火炬总会亮起来。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像我一样远离家乡的游子。祝福各位,希望大家都能在别人的城市里,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推荐阅读:

世道虽冷漠,但你仍善良

坚信明天的人,才能拥有未来

林清玄:到了30岁,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久没说话了吧?”莺歌站在我家门前的那个路口时,天际还有着一些微蓝的光线,她娇小的身躯靠着一根很高的电线杆,看起...
    Whale小诺阅读 387评论 0 1
  • 遇到贵人的方法,深有感触。你自己先要是贵人,有价值,有分量,有成绩,才有资格成为别人的贵人。 在自己先成为贵人这一...
    躲进小楼看灯火阅读 507评论 0 0
  • “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去互相争吵,道歉,发泄,责备,时间只够用来去爱,可它又只有一瞬,令人惋惜!” ——马克吐温
    LZ未央阅读 416评论 0 0
  • 我坚持了四个星期的写作了,给我带来的感触是:前三个星期是稀里糊涂的,感觉写作对于我来说很困难。因为在我的脑...
    书中的美好阅读 182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