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自1982年秋天开始跑步,从日本到夏威夷再到希腊,不知不觉间用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在世界的各个季节各个地方,用脚步不疾不徐的坚持着跑步这一习惯。
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里漫谈了这30年来的坚持,以及从这一习惯上收获的人生感悟。
当然,习惯这两个字眼,不只出现在这位作家的作品中,也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企业家熊古正寿说:“一个人的习惯会造成他的人格,人格将会左右一个人的命运。”
问题是:大多数的人,并不像村上春树。我们往往在习惯的养成之路上临阵脱逃,有的人在最开始阶段就无法坚持,有的人在中途离开,只有很少比例的人在养成一个又一个的习惯上走到了最后,于是这些人,常常成为我们嘴里说的“成功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
习惯背后的秘密其实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探讨,这篇文章来谈谈第一个原因:我们的大脑。
科学研究证明,大脑仅占我们身体重量的2%,却消耗了人体能量的20%-25%。而根据近些年来对大脑和认知领域的研究显示:一种行为是否变成习惯,是可以根据大脑活动的主要区域来判定的。
比较这两种生活场景:同样是开车,当面对每天来回的熟悉路线时,好多人可以在路程上接听电话、与乘客聊天;可是当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驾驶,如果需要一边在头脑中摸索路程一边开车,我们很难再分散精力到其它事情上。
以上差异其实很好的体现了大脑的运作原理:当在同一个路线上来回驾驶已经变成我们的惯常动作时,它主要激活的是我们大脑的基底核(Basal Ganglia),这个时候我们的行为更接近自主运动,大脑对能量的消耗也少。就好比每天早上起床,我们会拧开牙膏刷牙然后洗脸,几乎不会纠结我们要不要这么做。
相反的,当进入陌生的区域驾驶,我们的大脑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信息吸收、比较和筛选,这个时候主要是大脑的前额皮质(Prefrontal Cortex)在做决定和解决问题,大脑对能量的消耗要高得多。
所以,从大脑运转原理上我们可以看出:是否形成习惯的行为在大脑中主要唤醒的脑区不同。在一种行为变成习惯之前,它往往造成大量的脑力消耗,而在脑力消耗过多的情况之下,我们养成习惯的难度也随之增加。这也是为什么往往想养成运动习惯的人,在一天工作后,更倾向于葛优躺,而不是去健身。
从这一角度来看,它其实也佐证了:往往一个习惯能不能形成的干扰之一恰恰是当我们身体比较疲乏或者心情比较低落时,我们能否依旧坚持。因为习惯尚未形成的初期,行为本身就比较消耗能量,因此当我们精力充沛心情愉悦的时候,我们的能量槽还足够推动一些改变行为的发生。但一旦今天感觉疲惫或者情绪萎靡,我们常常选择放弃那些再消耗脑力和体力的事,即便从长远看,它们是更有利的。
所以,仅从这一层面来说,最好在一天中能量尚且充沛之时,去形成新的习惯;当状态不佳时,不要纠结,不要反复的情绪波动而消耗脑力,而是立即就去做,减少大脑的思维漫步。
当一种行为在反复的坚持中转为习惯,它就转入了基底核区域,不再那么内耗。最终,它会如同刷牙洗脸一般融入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