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有钱!”“可惜,你身体不好!”

叔本华说,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这句话放在现代人身上一点不假,我们每个人都深知健康的重要性,却总是不自主的忽视它,认为自己还年轻,身体好,扛得住。等到疾病来临时却追悔莫及。

中国人的健康大数据显示,各类疾病都趋向年轻化了。中国22%的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

数据如斯,并不想造成大家心理恐慌,只想表明一点:道路千万条,健康第一条,意识不到位,亲人两行泪。

所以,防患于未然,才不会让疾病拖后腿。

以下总结了中医里保持身体健康的10条建议和忠告,是真的有意义的,毕竟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不是白来的。

1、病从口入,饱生众疾。面对美食需克制。

随着社会发展,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吃的喝的都高级了,而此时,克制饮食让很多人都犯头痛,面对美食,无法抵抗。吃得多了,一下不注意,小毛小病的就趁虚而入了。

2、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健康的身体源于运动。

加强运动,免疫力提高,许多疾病才不容易发生。这也是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养生之道。

3、人之将疾者必不甘鱼肉之味。要生病的人会感觉不到鱼肉佳肴的美味。

这其实是一种生病征兆,我们的身体比大脑敏感,在我们还未意识到自己即将生病时,机体内部就已经发生变化,所以对美好食物也觉得食之无味。

4、养生当论食补,治辽当论药攻。食补药补因人而异。

无病养生,食补为佳,如果生病需治疗,也别姑息。食补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体质,是阳虚阴虚气虚,还是痰湿或湿热?

5、治已病,不若治未病。与其等生病时再去治疗,不如提前预防。

6、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这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饮食之道,五谷为首,是食之基础,五果助消化,五畜补充体能,五菜补充维生素,强调了均衡全面的饮食习惯。所以在这里建议各位减肥的朋友,别怕五谷是碳水化合物,该吃还得吃,破坏了身体平衡,得不偿失。

7、节食以去病,节欲以延年。

很好理解的一句话,别暴饮暴食,别纵欲过度。食和欲都在七宗罪之中,是原罪。暴饮暴食伤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主运化,脾胃好,免疫力自然高。纵欲伤肾,肾是先天之本,肾气受伤,寿命也会有影响。

8、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

饭前喝汤是中国人重要的饮食习惯。饭前喝汤,饥饿感下去了,食欲减弱,饭少吃点,可以预防肥胖,肥胖的确是疾病发生的一项重要因素。

9、冬吃萝卜夏吃姜,上床萝卜下床姜。

萝卜属于冬季的时令蔬菜,在中医里,萝卜也具有清热去火滋阴润肺的功效,晚上吃萝卜,有助于睡眠。而姜,味辛性温,具有驱寒温经功效,夏天食用能起到冬病夏治之效,早上食用亦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帮助阳气生发。

10、心安病自除。

心理健康才能生理健康,在任何时候,心态都是最重要的。即使生病了,也别郁郁寡欢,抱有颗积极乐观的态度,真的能创造医学奇迹。

生命很短暂,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历练,在这场历练中,健康才是根本。

假设健康的身体是红buff,身外之物是蓝buff,没有了红buff的支撑,蓝buff再满也是徒劳。

结论:在身外之物面前,没有一副好身体去享受,一切都是浮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温度决定生老病死(全文阅读) 我所理解的温度(1) 谈到温度,大家并不陌生。虽然温度无处不在,而且时时刻刻影响着我...
    崔金娥阅读 10,339评论 3 7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032评论 0 33
  • 2017年8月2日,是我们一起结婚领证的日子。这个时候的你是个穷光蛋,家底比家里的墙还要白。我也没好到哪儿去,辞了...
    Tessy_7038阅读 702评论 0 0
  • 对于零基础的或者稍微有点基础知识的战友们,有没觉得学习起区块链的知识特别难啊?会不会有同样的赶脚? 这两天看了哈希...
    韩二俱乐部阅读 1,937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