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今晨的早课,意识到我对妈妈的怨,小时候上一秒还是好好的,下一秒妈妈就会数落我:“你就是个白眼狼,你跟我从来不一条心,生你白生了。”那语气里带着愤怒和怨恨,那时的我好害怕,而那时的自己压抑了害怕,不敢触碰这份恐惧。
心里住着一个愤怒的小孩,你可不可以好好跟我说话?妈妈你好好说话不行吗?妈妈,你的态度我感觉好害怕好害怕。也许是那个时候,我的心里埋下了不被爱的种子。我以为妈妈吼我就是不爱我。
原生家庭伤了我们,我们该怎么办呢?抱着这份怨恨继续下去吗?如今我也是一个十岁孩子的妈妈,我潜移默化的成了我妈妈的样子。动不动就会朝着儿子大吼,吼过了,自己还会自责。这就像一个魔咒。
从哪里跌倒的,从哪里爬起来,我尝试去感受那时的妈妈…
记忆中,幼儿园时期的我很无忧无虑,妈妈还很年轻,爸爸也很顺利,一切都是幸福的样子。
到了我初中的时候,妈妈到了更年期,她过往受过的伤一点点积压,她无处宣泄,除了她最亲的女儿,她又能对谁表达呢?于是更年期碰到我这个叛逆期,我和妈妈都不懂该如何沟通。想着如果声音大一点,狠一点,对方就会听到吧?谁知道这让我的心在远离,那时自己不懂什么叫宽容。也不懂爱
她说我,她骂我,都是对着她自己,她对我依然是不离不弃,我是妈妈心头最柔软的部分。如果那时候我们有一个人懂得非暴力沟通,如果我可以直接表达出我的恐惧和无助,如果妈妈可以表达出她的感觉,少一点批判,如果…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因为这些经历让我对心理学、心灵成长、精神成长格外感兴趣,现在想来,我好像一直在寻找解药,解开原生家庭伤痛的解药。
那就是爱。我感受到小时候自己的恐惧背后是一份深深地担忧,因为爱妈妈,尤其在意她的情绪。长大了,虽然我不愿跟妈妈多说话,但那份牵挂一分没少,尤其是爸爸离开以后,我内心很愧疚,更加的牵挂。
其实妈妈小时候对我的刻薄历练了我的抗压性,让我长大后可以承受各种压力。因为妈妈不是那种循循善诱的家长,讲话简单粗暴直接,也让我少了很多公主病。现在想想,这不就是爱吗?只是它长得不那么好看。郭德纲说:我把他骂透了,长大了什么风雨他都能过去。我妈妈就是这样在培养我。她从来不表达爱,但她做的都是爱我的表现。
爱是什么?真正的爱就是让你成为你自己的样子。
妈妈说:你不如别人,别人家孩子怎样怎样。以前一直以为妈妈在比较,现在想来,她一定是看到我的傲慢,要泼我冷水,让我眼里有高人。只是不会说话的妈妈讲不出原因。
妈妈还喜欢说:谁真的关心你,你根本不知道。是的,我很容易被表面的好话影响我对人的判断,忽略了真正关心自己的人。
现在想把妈妈说的那些话再拿出来品一品,句句戳中我的痛处。
回头开篇的主题,如何疗愈原生家庭的伤,就是不抱怨,去感受自己的感觉,去感受家人的感觉,如实如是,带着爱跟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