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讲述的是一位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的爸爸,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未来的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不料命运捉弄,让他生了四个女儿。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女儿们的潜质,并开始教女儿摔跤,努力使女儿们变成世界级的摔跤手,最终大女儿进入英联邦摔跤比赛并夺得冠军的故事。
我一般对电影关注得不多,不过《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在还没上映的时候,我偶然看到介绍就觉得很值得一看。等到上映以后,朋友圈再次被刷屏,各大媒体也在争相报道,再次让我意识到我应该去看看。
前两天,终于一偿心愿,和老公一起去看了《摔跤吧!爸爸》。看过之后,也明白了为什么这部影片如此受欢迎。没有传统印度片的绚丽色彩,没有热闹非凡的印度歌舞,就是这么一部朴实的影片,却打动了千万人的心,如何能不受欢迎?
生了孩子之后的我,内心变得越来越柔软,泪点也随之越来越低。整部电影从开始不久,我就一直在默默流泪。这也是因为其中的每一个情节都触动到了的我内心深处,一部好的电影所应做到的就是要让观影者有所触动吧!
记录下每一个触动到我的情节,与君共享。
爸爸在妻子生下第四个女儿的时候,把自己的奖杯锁进了箱子,也将自己的梦想尘封。却在某天回到家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两个女儿有成为摔跤手的潜质。他看着女儿们讲述如何反击两个欺负她们的男孩时,心情难以言喻……原来能够帮助他实现梦想的不只是儿子。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大家都在笑,我却流下了眼泪,内心感受到了爸爸复杂的心情,“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却开启了另一扇窗”,爸爸在女儿身上看到了希望。
我的流泪是为了自己吧!一直在对孩子的教育、与孩子的相处方面有着很多困惑,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却似乎仍然在原地打转。我的境遇应该就和爸爸盖上那个箱子时的心情一样,看到“爸爸”看到希望的那个瞬间,我哭了,因为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爸爸说服妻子给他一年的时间来训练女儿成为摔跤手,为了训练女儿,爸爸想方设法地创造各种训练环境。没有训练场可练习,就自己建。没有陪练,就让自己的侄子上。女儿们需要营养,妻子拒绝做鸡肉,就自己做饭……
“爸爸”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却并不盲目。他很清楚女儿们有潜质,也清楚自己和女儿们将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挑战。给自己和女儿一年的时间,既给了自己实现梦想的机会,也不至于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完全的牺牲女儿。
我很佩服这位“爸爸”,他特别智慧!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避免走极端,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状态始终维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尤其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
我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就经常走极端,状态好的时候,怎么样都可以,大部分事情都允许发生。状态不好的时候,就看什么都不顺眼,自己沉浸在情绪不能自拔。这个情节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提醒我必须做一些改变。
女儿们不理解爸爸的做法,偷偷跑去参加好友的婚礼,被爸爸发现了!女儿向好友抱怨,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这样做。好友却说,很羡慕她们有这样的爸爸,至少她们的爸爸当她们是女儿,用心培养她们,不像她,到了年龄就被迫嫁人。从此,女儿们不再和爸爸对抗,而是非常自主自觉的进行训练。
每位父母的苦心都不一定得到自己孩子的理解,在这个时候是特别考验父母的。到底应该如何去做才能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苦心?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的应对和耐心的等待,终有一天,孩子是会明白的。
大女儿获得全国冠军后,进入学院学习,她不再愿意听爸爸的那一套,甚至在和爸爸的比试中只为了获胜却没考虑到爸爸已是一位老人的事实。爸爸对女儿不离不弃,始终相信女儿是最棒的。在女儿屡次失利找到爸爸哭诉时,爸爸毅然决然地来到女儿身边支持她。
看到这里,我再次流下了眼泪,回想起自己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就经常无法容忍孩子的错误,同时还会拿这个错误作为不再搭理孩子的借口。因为自己这样的问题,造成了孩子现在的很多问题。
影片中有太多太多让我感动、引起我共鸣、引发我深思的地方。
这就是一部好电影的魅力吧?也是这部影片如此受人欢迎的原因,它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给予启示,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去直面自己生活中的困惑。
我想,未来我也将会主导出品这样一部影片,就像我现在在努力进行的写作一样,以一部走心的情感大片去感染、影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