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巧言化危险

文/周礼

刘墉是乾隆年间的一位重臣,字崇如,号石庵,皇帝御赐“罗锅”。他学识渊博,忠君爱民,为人刚直,做官清廉,不畏强权,有“阎罗包老”之称。

对于刘墉这个人,乾隆皇帝是既爱又恨,爱的是他的正气,他的才能,他的品行,恨的是他的清高,他的直言不讳,他的遇事认死理。

乾隆是一个什么人,他既是当朝天子,又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自称“十全老人”,常常在臣子面前炫耀自己的“十全武功”。在乾隆的心里“本朝无名臣”,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没有人能超越他。其骄傲自大可见一斑,和珅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时时在乾隆面前示弱讨好,深得乾隆的宠爱。而刘墉却偏偏不信这个邪,非要在老虎的屁股上摸一把。

有一次,乾隆犯了一个错误,刘墉抓住不放,还据理力争,致使龙颜大怒。一气之下,乾隆责令刘墉家中自裁。要是换作别人,听到这句话,早已吓得屁滚尿流,跪地求饶。但刘罗锅就是刘罗锅,他听后转身就走,没有丝毫的恐惧,也没有丝毫求饶的意思。这让乾隆愈加觉得没有面子,下定决心非要刘墉认错告饶,方才赦免他的死罪。

见此,很多与刘墉交好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然而,刘墉却潇洒自如,像个没事的人似的。刘墉回到家里,吩咐家人烧了一锅水,一边哼着小调,一边舒舒服服地洗了一个热水澡。洗罢澡,刘墉将准备换上的衣服,置于水中浸湿,然后穿在身上,大摇大摆地来到皇宫面见皇上。

乾隆心中的气还未全消,他见刘墉嬉皮笑脸地站在跟前,不禁火冒三丈,怒斥道:“大胆刘墉,我念你是功臣之后,格外开恩,令你在家中自裁,你竟然不知好歹,抗旨不遵,你眼里还有我这个皇上吗?”

刘墉听后,不紧不慢地回答说:“皇上,请您息怒,不是臣下抗旨不遵,而是臣下有不得已的原因。臣下回到家中后,立即命家人在浴桶里装满了水,臣下本想以死谢罪,哪知半道上遇到了屈原,他把我大骂了一顿,说自己当年投汨罗江而死,是因为遇到了昏庸无道的君主,实属走投无路,而你刘墉,如今遇到的是一位旷世明主,你怎么能寻死呢?赶紧回去吧!”

刘墉说完,乾隆忍不住笑了,随即赦免了刘墉的罪行。其实,乾隆并没有杀刘墉的意思,他只是想借此吓唬吓唬刘墉。当然,刘墉也非等闲之辈,他是一个揣摩圣意的高手,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巧妙地利用屈原的故事,给乾隆皇帝一个台阶下。不过,话又说回来,刘墉这招的确很高,不仅化解了自己的危险,保全了自己的名节,还结结实实地拍了一个马屁,给乾隆皇帝戴了一顶高帽子,可谓一举多得。这便是刘墉的说话魅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
    囚匠阅读 6,268评论 0 0
  • 周末加班 周六改历史卷,周日加班。原本想带女儿出去玩一会儿,一周时间都没有陪孩子,今天好不容易抽出来时...
    鸣鸥阅读 2,481评论 5 6
  • 新人刚到,请多指教。
    对抗荒芜阅读 1,163评论 0 0
  • 一场场的欢聚,又一场场的别离,无论我们经历了多少次在一起的狂欢,最终还是要各自奔跑 2013年,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
    猫小姨阅读 2,372评论 4 5
  • 春梦一醉一场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从0到-100就是取一个公正的数字,多了就偏了少了也会偏,就像人们向烧水器倒水...
    念追忆loveing阅读 1,1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