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将生活过成“只言片语”

图片来源互联网

文 阿灰

下笔写书,忌虎头蛇尾;生活又何尝不是一场盛大的写作之旅,用自己作笔,日子作墨,一笔一划,描绘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写着自己的故事。

作为读者,我们厌恶虎头蛇尾的作品;总是不断在故事结束后不断叹息——真是可惜了一个如此有分量,精雕细琢的开始。而这种叹息,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对整个故事的一种遗憾,无法挽回的可惜。

而作为一个读者,对于更一点,更是无法忍受,有时更是破口大骂的,本该跌宕起伏的故事之中,却被寥寥数语的“只言片语”给偷懒的带过,在我们最期待,最该让我们往返的那一段之中,却被作者用苍白贫瘠的话潦草带过。

自然,作为一个读者,我们虽然厌恶,无比痛恨此类作者,但那一刻我们只能是一个无奈的读者,一个只能再书外,不断抱怨作者的读者。所有的不满都是于事无补的,只能再咒骂声和自我生气之中,发毒着誓再也不会去看这个作者的作品了。

终是,这次我们轮到自己提起笔了,我们也要开始自己写故事了,这一次,我们不在是读者了,那就记住,我们的故事别被偷懒所留下的“只言片语”所毁掉。

因为这个故事就只有那么一个,其独一无二,注定了其无法修改,而你没有第二次下笔推翻前文重来的机会。

1.    该折腾的笔墨,就挥洒吧

于一个能用折腾的段落,就请尽情折腾吧。不必瞻前,也不必顾后,请用勇气和活力不断的修饰你的故事吧,没人会责怪你,更不要吝啬你的笔墨,别让单薄的“青春“二字简单的概括这一段精彩岁月。

该折腾的就去折下来在实实在在的闹腾吧,别一直搁在心里,你若向往就大步朝前,披荆斩棘的你无所畏惧;你若憧憬,渴望尝试,就敞开的你怀抱热烈的去拥抱吧,没有素材就没有精彩的故事;你若恐惧,就试着“脑子一热“,抛开一切,未尝不是一种最直接的情感倾诉。

故事的五颜六色,才会有更好更丰满的作品。

从前的,已过去,未来的,还很遥远。

而现在,唾手可得,何必再浪费过多的笔墨在无限的惆怅的回忆之中。

故事不必单一,越是细碎的描写越是多姿多彩,你的,就是你的,终极独一无二。

想想那些让你所痛恨的“套路“故事,一后就是二,二后就是毫无意外的三的千篇一律,按部就班的套路文,你愿意自己的故事成为这些上千故事中的第上千零一个吗。写吧,闹吧,将这一段的精彩你用的语言去尽情展现出来,别让你的墨水在空气中挥发而白白干涸掉了。

2.    干点别人眼里的蠢事

人处于一个日日精明,事事计较的状态里,同一台冷冷冰冰的机器又有什么区别,正是我们偶尔会有些错误,才让我们的存在更加真实。

自然,不是鼓吹无脑的“个人英雄主义“,只是叫你偶尔忘记自己的”偶像包袱“,犯犯小浑,而不是让你把自己描述成一个生活中的蠢蛋。

偶尔犯个迷糊别没有什么可怕,也没有什么过错,错误让历史进步,错误让人类进步,自然错误让你进步,让你更好,小错误更不是杀人放火,偶尔的小迷糊,证明了你的鲜活,证明了你的存在,你也可以偶尔有点小可爱,小任性,不必人云,你必随行。

大可用你的墨水,写一个上不承,下不启的不是过渡的过渡段,或是干脆闭眼,凭着感觉画上那么几笔,明明白白的挑衅读者——“我就是那么任性,哈哈“。

随便的不随便,一团有形与无形的涂鸦,却精彩过“只言片语“。

想想你回读这一段故事,看到这么一个四不像的涂鸦,你所能做的是什么?除了会心一笑,你也不会用上“大动肝火“来形容自己那一刻的状态。

这就是你的“糊涂“的魅力。

3.“只言片语”是“失去”,不是“逃避”

“只言片语”或许在其他地方胜过“无病呻吟”,但你现在不只是作者,你还有另一个身份——故事的主角。

你的生活不能光靠想象来过活,而这个故事的里只言片语会让你成为一个存在感薄弱的主角——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

别用“我不想”在逃避生活,“我不是不行,只是…”敷衍生活。别用只言片语讲一个24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用一句“又一天过去了”一笔不痛不痒的带过,平淡无味不说,你真的同时失去了这24小时,不管你承认与否,一本书的厚度,就是一个个24小时所积累出来的,你若没了这些墨水,也就便没了。

等你哪天想起,看着一行,两行,三行,无数的“又一天过去了”,你也只能捶胸顿足,望着那所剩无几的墨水,也只能抬起笔,含泪在最后写下一句“再见”。草草结束。

而这,会是一件多么令人懊恼并让人悲伤的事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