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准备做一个事情,每周固定去各大平台上回答和产品相关的问题并记录下来,借此训练自己的思考力,拓宽视野。也欢迎各位一起来答题,一起进步。
Q1 作为一个内容社区,私信功能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首先我的答案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社区都有必要存在私信功能;
接下来通过两个子问题来说明理由
1、私信功能在内容社区扮演什么作用?
在内容社区里,用户角色有内容生产者、内容消费者
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之间的行为有:点赞、评论/回复、打赏、收藏、分享、私信
前5项行为是发生在整个社区里,可以被其他用户看见;而私信顾名思义,则是两者之间私下的交流。
评论/回复和私信实际上都是两类用户之间交流的需求体现。区别在于一个是公开的,一个是私下的。那有什么是需要私下交流的?我想大概是有进一步的交流需求,而又不想被他人窥见,那重点是在不想被他人窥见。什么样的交流需求不想被他人窥见?试想,比如涉及到薪酬、工作岗位的隐秘沟通;比如约的需求;比如进一步相亲的需求;
而是否所有的社区产品都高频地存在不想被他人窥见的交流需求?是否所有社区产品都会高频地存在不想被他人窥见的交流需求?
很明显并不是。那么就要讨论下一个问题:
Q2、怎样的社区产品会有并且高频地存在这样的需求?
1、职场招聘类的社区产品,由于涉及到求职招聘,会有薪酬、背景等隐私信息,而且这类产品就是需要通过一对一的私下沟通,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2、以求交往为核心目标的社区,这一类产品公开的评论/回复是不足以满足用户的沟通需求的,自然需要私信;
除此两类,其余的产品其实是不太需要私信,因为大部分交流通过评论/回复就可以满足了,即使少部分私下交流也可以通过内容生产者在内容上留下的联系方式(微信等)得以解决。
以上。
Q3、QQ和微信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QQ是一个产品,微信是一个生态;
两者都从社交出发,然而因为时代的不同(QQ发迹于PC时代,微信崛起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终的路线也不同。微信俨然是一个正在运行的生态,已经有并且正在完善支付、内容、社交、分发渠道、数据等等。
Q4、想了解一下中老年人最想要什么app,希望各个年龄的大神给些意见?
知乎上看见的问题
首先觉得应该跳出APP这个概念,为什么一定是APP呢?这对部分中老年人可能成本实在太高了。微信、线下等形式都可以考虑啊。
碍于篇幅所限,暂时不考虑性别、地区、文化阶层差异可能导致的需求差异,暂时只讨论一个通用的需求”;同时也暂时不考虑子女向父母推荐或者为父母购买服务的需求。
其次,这个问题换一个方式来问的话,就是“中老年人最想要什么服务”。
健康和孤独可能是中老年人最关心的点。
我想说说孤独,孤独可能会导致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然而孤独并不是简单的理解为中老年人的社交。
孤独有以下几个表现:
1、子女不在身边,对子女的思念,有渴望被子女照顾的需求,渴望照顾子女的需求;
2、退休了不知道干什么,无事可做,有找事做的需求;
3、老伴离开了,原先的朋友们逐渐老了,有认识新朋友的需求;
4、老人和子女的代沟在拉大,有如何化解代沟的需求;
从上面四点出发,应该可以找到什么是中老年人最想要的服务。
Q5、银联布局线下支付战略,作为消费者,你会使用银联推出的二维码服务来进行支付吗?
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回答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使用的很习惯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要采用一个新的支付产品?
1、使用这种支付产品有优惠;
2、只支持这种支付产品;(譬如一些企业内部只能使用自己的支付产品)
3、这种支付产品比原先的支付宝微信更便捷更安全;
第2种情况很极端,但是确实有;第1种比较常见,第3种呢至少目前没有发现有这样的支付产品,银联的云闪付虽然是刷一下银行卡免密支付,但是我用起来还是有点害怕;
接着从产品经理角度回答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使用的很习惯的情况下,如何让用户采用新的支付产品?
1、提供优惠措施;
2、提供更便捷安全的支付产品;
3、拓宽新的用户群;
4、让商家支持你
第1种方法很常见,然而不能是长期行为;
第2种方法则是最根本的手段,或者说杀手锏,但这必然是长期的战斗;
第3,拓宽新的用户群;向下布局,向三四线城市走去,向线下走去,为什么?支付宝和微信在一二线城市已经使用很广了,很难撬动。而三四线城市的人们相对来说,普及度不够高,那这就是你的机会;
第4,支付是消费者和商家端。如何让商家接纳你的支付产品,手续费、账期、提现周期统统都要比现有的产品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