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人皮影戏

小蚂蚁袖珍人皮影戏艺术团,是袖珍人李铭先生于2009年创办的。该艺术团现有成员10余名,平均身高1.28米,平均年龄25岁,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为传承这个文化遗产而相聚在一起的年轻人。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

正月新春之际,在新华联一层大厅的紧西,“小蚂蚁”搭建的皮影戏台,从中午11点开始,13点、15点、17点至19点,共演5场,而且节目固定,想看哪场演出,到点来就可以啦。

演出间隙,袖珍演员们相互切磋技艺。

有道是,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技术是越练越巧。

每隔十几分钟,主持人要播音一次,提醒观众演出的时间和剧目。

袖珍演员活灵活现的表演,一招一式,都透着专业范儿。

这些皮影,都是他们亲手制作出来的。20元一个,还可以上台表演,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你看,很好学的。”袖珍演员热情的推销,引来了不少顾客的关注。

“阿姨,我要买一个。”

接到订单,袖珍演员们立刻从两个盛满皮影的大箱子里,找出小朋友心仪的皮影。

等着拿皮影的小朋友,难抑激动的心情,转着圈地蹦跳着。

而买到皮影的小朋友,则争相跑到台上,抢着表演。

奶奶快点!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跑上舞台。

脚跟还没站稳,就把皮影捅到白色幕布上。

笨拙的表演,并不影响快乐的心情。

虽然业余的表演不成章法,但这种上台动手体验的快感,会让这些小朋友终生难忘。

“收您100,找80。”一会儿的功夫,袖珍演员卖出了十几个皮影。

“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六七十个皮影。”

1点整,袖珍主持人走上前台,按惯例,先介绍一下皮影戏的历史和起源。

之后“三只猴子”开演。“快看,小猴子出来了。”

“我还要这个小猴子。”心急的小朋友,穿过人群,挤到台上。

幕布上的三只猴子,随着时而曼妙时而激昂的音乐上下翻飞。

台后几位袖珍演员闪转腾挪,穿插跑位累得满头是汗。

“皮影戏表演到本月22号,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期间哪天来都行。”

据了解,小蚂蚁皮影戏艺术团在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大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我们还将不懈努力,为传承和发展我们手中的民族艺术而努力!”团长李铭表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