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历史学人,我们习惯以探寻历史规律,揭示历史真相为己任,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上下求索。如果你听说有人用不到500页的内容概括了整个人类演化史,你是否会有以下两种感受:一是觉得这是在开玩笑,历史上那么多重要的事件,区区五百页如何说得清楚;二是产生质疑,怀疑这是有人在哗众取宠、亵渎历史。事实上,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不但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而且做得非常成功。
《人类简史》,书如其名,整本书的内容极其精炼,一般人正常阅读速度三天就能通读一遍。通过这本书,赫拉利向我们介绍了一种生物(智人)的演化史,及其经历的三场跨越式的剧变,即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此外,还指出了文明实质是人类在不断虚构故事中而达成的共同想象。本书语言简约而内涵深刻,背后隐藏的是作者精心所搭建的极其强大的逻辑网络。
其实,中国并不乏历史畅销书籍——《万历十五年》在不损失其历史学术性的同时增强了故事性,由此开启了历史著作也能成为畅销书的阀门;《明朝那些事儿》则把这套技艺发挥到极致,我一度天真地认为以后再难有人超越它,最多是不同故事用同一模式讲述出来,没想到仅仅过了几年赫拉利就轻松地越过了它。赫拉利的「野心」不局限于小历史与大历史的范畴,而是以「物种史观」对人类进化科学且系统的解构。这有异于钱穆对待历史所报持的「温情与敬意」,赫拉利则对人类演化史报以「冷酷与淡然」。藉由此,他找到了一种通往历史深处的新路径。
如果用当今盛行的互联网创业模式来诠释这一问题,国内史学书籍的畅销可以被认为是种渐进式创新,即对传统史学叙事进行组织架构方面的变革,在严谨的学术研究中融合了通俗表达。而赫拉利《人类简史》所展现出来的宏大的逻辑网络则是种「观念创新」,是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这种逻辑架构方式延展了史学的边界,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定义了史学研究。
历史学界一直在倡导交叉学科式研究,可很少有人像赫拉利这样,把历史研究升华为科学研究,以理工和互联网的思维与方式去探讨历史问题。众所周知,科学研究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将科学领域特定的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术语而不降低其信息价值。这是一项难以置信的艰巨任务,因为科学概念通常建立在大量研究和学术争论的基础上。而赫拉利则从容的游走于众多学科之间,用朴实无华的话语将整个人类社会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并在全面的考察基础上对人类的未来进行科学的预判。
赫拉利首先跳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窠臼,巧妙地用「去中心化」方式进行构造,从人类本不是地球舞台的中心这个前提铺设开来。这种逻辑抛下了历史的包袱,用造物主(卫星)视角审视地球,认为人类只是地球众多物种之中极为普通的一种,并与其他生物处于同一条地平线上。「其实不是我们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我们」,这种反常识观点把人类演化史当做地球上一个普通生物的演化过程呈现给读者看。在这种预设基调之下阅读,时常感觉阅读的过程像是观看有故事情节的《动物世界》节目一般,只不过这次主角不是非洲草原奔跑的狮子,而是我们人类自己。其文字串联的故事性展现出了极强的画面感,在我们面前把人类从远古走到今天的历程一帧一振的演示,立体的呈现。吊诡的是,哪怕读者对书中所呈现的兴衰荣辱并没有强烈感触,也能真切感受到人类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历史的尘埃。
在解剖人类演化史的过程中,作者依靠其强大的逻辑结构,摒弃了传统历史学者实证主义的锱铢必较。他在讲故事时,大胆运用「偶然」与「未知论」串起人类演化,并把视线转移到整体人类的幸福与痛苦,引入幸福感与快乐度作为历史的评判标准,这在填补以往历史著述空白的同时更增添了时代感。加上这种大胆构造能够自圆其说,这别具一格的著史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在本书的总结部分,赫拉利也不免流露出其作为学者所具有的终极人文关怀。即便如此,他依然不忘大开脑洞,在对人类整体发展的展开思考之余,也对后科技时代的人类及生命的未来表达担忧,认为「技术奇点的到来,随之发生的就只能是人类的本质乃至‘人’的定义的根本改变,就只能是智人历史的终幕」。赫拉利说,我们有可能是最后一代「智人」,人类最后终将走向程序化和数据化。如美剧《西部世界》所引发的思考一样,如果有一天机器人开始觉醒而拥有了「意识」,那么人类与机器人该抉择?
一本好的历史著作是建立在对通俗和学术之间的权衡与定位,本来就很难取舍。刘小萌教授在课堂上探讨「新清史」观时曾说:「抛开欧力德的‘新清史’观本身是否正确,其实我们更该关注的是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著述方式」。而赫拉利在这方面则轻车驾熟,《人类简史》以流畅、富有表现力的风格和引人入胜的方式构思,用轻松愉快的笔调为读者梳理了人类发展的脉络,促其成为一本适合各个年龄段和不同知识水平人可阅读的书。
尽管这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本优秀的历史著作。在品味其人文科学知识之时,不妨以开放的阅读心态,来欣赏构成本书的巨大逻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