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我是白家幺妹。
欢迎来到缓慢成长。
今天的话题是#吃亏到底是不是福

多行善事,福未必至,祸已远离;
多行恶事,祸未必至,福已远离。

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难得糊涂、吃亏是福”是郑板桥的传世名言,现如今被我们后世之人已横幅的形式挂于家中,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警句。
“难得糊涂”本意是指:人在该糊涂的时候糊涂,重点在于“难得”,而非“糊涂”。
和唐代宗那句“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有异曲同工之处。
“难得糊涂”,这简单四字是郑板桥想告诫大家在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别太斤斤计较,打个哈哈就过去了,保持心态平和。故而有了“吃亏是福”的典故。
传说郑板桥的弟弟郑墨在家务农,而郑板桥在外做官。后来,郑家与邻居的房屋共用一墙,郑家想翻修老屋,邻居不同意,阻止郑家拆墙。其实,郑家和邻居原本有契约,已经写明白墙是郑家的,邻居借光趁着郑家的墙盖了房子。为了墙,官司打到县里,郑墨感觉太委屈,就想到了在外做官的哥哥,觉得有契约,如果哥哥再出面说情,事情就解决了。郑板桥知道此事后,考虑再三,给弟弟写了一封劝他让一步的信,同时寄去了“吃亏是福”四个字。郑墨见信后羞愧难当,马上撤了诉状,向邻居表示再不相争。那邻居也被郑家兄弟的一片至诚所感动,表示也不愿意继续闹下去,两家仍然共用一墙。
郑板桥“吃亏是福”的故事,符合我们心里期待的大团圆。好像真的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可若是故事中郑家邻居,并没有因为郑墨不再相争而继续胡闹,反而得寸进尺,郑家又当如何?
所谓“吃亏是福”,从古至今,就被大多数人挂在嘴边,用于教育自己,教育别人。
说这句话的人,有一种自己是“过来人”的到的优越感,可听的人呢?大多数心里都是不爽的吧。
“吃亏是福”吃的到底是不是福呢?
许是我才疏学浅,没有领悟到大智慧,总之对这个“吃亏是福”,恕我不敢苟同。
宋明理学的泰斗朱熹朱夫子,作为一名大儒,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认为吃饭可以,但山珍海味就是过度的欲望,结婚可以,三妻四妾就是放纵的欲望。可是,他老人家却把两个尼姑纳为妾,很神奇吧?说到底,就是灭人(他人)之欲,存自己之欲。
“吃亏是福”,这句话,要是我作为利益受损人自己说出来,不管是用于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还是心胸开阔的道德高尚,反正是自己说的,心里还可以稍许舒服一些。
若是被别人用于规劝我,我还是想对他说:
哪有什么吃亏是福,若是吃亏是福,那人人都不用吃饭了。天天吃亏多好,还可以福寿绵长。
若是吃亏是福,你的羊被狼吃了一只之后,你为什么要“亡羊补牢”?直接不补,把羊送给狼吃,自己吃亏不好吗?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为什么让人悲痛,鸦片流入中国,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为什么让人耻辱,若是吃亏是福,为什么这么大的亏我们吃了,没有感恩戴德?
若是吃亏是福,那还用得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若是吃亏是福,别人莫名其妙的打我一顿,我是不是应该感谢他让我积了福报?
若是吃亏是福,别人骗我、坑我,我是不是应该因为被他坑骗了感到欢天喜地?
若真的天天记住“吃亏是福”,是不是那天我被别人杀了,还要感谢他让我“早死早投胎”?
如果你要规劝我:“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还是会不以为意的。
这世上哪来那么多“贱人自有天收”,更多的还不是“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要是人人犯了错误都指望老天来收,那老天早累死了。
孔子在这方面三观就很正。
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赎回来一个鲁国人,根据鲁国的规定,子贡可以从国家领取相应的补偿和奖励,然而子贡却放弃了赏金。人们都纷纷称赞子贡品德高尚。孔子得知后,马上痛骂子贡,说你这样做,让其他想在国外救鲁国人的人就会考虑考虑,救回去了要不要领赏金,如果不领自己就损失了;如果领了,因为人家子贡都不要赏金,自己要了会被别人指责的。这样下去,以后很可能人们在国外都不会再救鲁国人了。
别总想着“以德报怨”,人总会看到你的付出。人家对你不好,你也要对他和善,礼遇。
殊不知,你这不是在感化坏人,而是在鼓励别人对你作恶。
若是真的可以感化,那还有“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的伊索寓言流传至今了。
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你受了别人涌泉之恩,又当如何?用天平洋来报吗?
若是以德报怨,那我们和何以报德?无以回报,就当恩将仇报吗?
做人做事只要大方向不错,君子爱财,做个俗人,贪财好色,一身正气,就很好。
当下社会,更多的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别满嘴大仁大义,仁义礼智信,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若是有人和你说:“亲戚之间,吃点亏就吃点亏”,你也不必全然在意。
大多数的亲戚,都不如朋友来的有用。你好的时候,自然人人亲你,敬你,即使用不到你,他也不敢得罪你。你不好的时候,不踩你一脚就已经很好,别说拉你一把了。亲戚之间,落井下石的不在少数。不然为什么会有“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山间有远亲”
当今社会现象,“有钱能使鬼推磨”,比“仁义孝悌”更实用。
做人,善良是必要的。但是你的善良,必须带有锋芒。
也别说什么要时刻铭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别总想着别人对自己不好。
人还是要有点记性的,对我好的,我记得,对我不好的,我也记得。对我好的,我加倍奉还,对我不好的,我敬而远之。不报复,已经是我能做到的最大限度。
若是一味的付出,只会让你明白什么叫“斗米养恩升米养仇”。
人活着,能做到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就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