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草木鸟兽虫鱼(二)

6.《采蘩》“于以采蘩”

《传》:蘩,皤蒿也。

《陆疏》:蘩,皤蒿。凡艾白色为皤蒿。今白蒿春始生及秋香美。可生食,又可蒸食。一名游胡,北海人谓之旁勃,故《大戴礼》、《夏小正传》云,蘩,游胡,游胡,旁勃也。

如图:



蘩,繁衍易生之草,因以为名。艾叶白色为蘩,今常用名为白蒿。

7.《草虫》“言采其蕨”

《传》:蕨,鳖也。

《陆疏》:蕨,鳖也,山菜也。周秦曰蕨,齐鲁曰虌。初生似蒜,茎紫黑色,可食如葵。

《集传》:初生无叶时可食。

如图:



又称拳头菜、猫爪、龙头菜。

8.“言采其薇”

《传》:薇,菜也。

《陆疏》:薇,山菜也。茎叶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羮,亦可生食。今官园种之以供宗庙祭祀。(藿,豆叶)

《集传》:似蕨而差大,有芒而苦,山间人食之,谓之迷蕨。

如图:



薇,今常用名野豌豆。今名薇菜的是上面介绍过的蕨。

9.《采蘋》“于以采蘋”

《传》:蘋,大蓱也。

《陆疏》:苹,今水上浮萍是也。其粗大者谓之苹,小者曰蓱。季春始生,可糁蒸以为茹,又可用苦酒淹以就酒。

《集传》:水上浮萍也,江东人谓之薸。

如图:



称大萍。叶片由四个羽片构成,又称四叶草、四叶菜。又称十字草、田字草。花为白色,又称白蘋。

10.“于以采藻”

《陆疏》: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如箸,长四五尺;其一种,茎大如钗股,叶如()蒿,谓之聚藻。扶风人谓之藻聚。为()声也。此二藻皆可食煮,挼去腥气,米麪糁蒸为茹嘉美。扬州饥荒可以当糓食,饥时蒸而食之。

如图:



11.《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陆疏》:茅之白者,古用包裹礼物以充祭祀缩酒用。

《说文》:荑,茅之初生也。

如图:



白茅初生嫩芽称荑,《邶风.静女》“自牧归荑”,《卫风.硕人》“手如柔荑”。白茅高长,可达80cm。粗看与芦苇相似。

12.《驺虞》“彼茁者葭”

《传》:葭,芦也。

《陆疏》:蒹,水草也。坚实。牛食之令牛肥强。青、徐州人谓之蒹。兖州辽东通语也葭。一名芦菼,一名薍。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鋭而细。扬州人谓之马尾,以今语验之则芦。薍,别草也。

《通雅》:菼、薍、萑、荻、蒹,一也。葭、芦、苇,一也。

如图:



今常用名芦苇,多生于湿地。芦苇叶可用于包粽子。

13.“彼茁者蓬”

《集传》:其花如柳絮,聚而飞,如乱发也。

“蓬生水泽,叶如瞿麦,花如初绽野菊,后作絮而飞,所谓飞蓬也。”(出处不详)

如图:



以上《召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70,072评论 0 18
  • 【卷一】古籍《诗经》原译文「鹊巢」描写女子出嫁时的盛况! 《诗经》 春秋·孔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
    汉唐雄风阅读 5,206评论 0 2
  • 【卷四】古籍《诗经》「小雅 」四牡,差人苦于劳役,叹息不能回乡! 第二章 小雅 本章分 共 7 节,合计收录 74...
    汉唐雄风阅读 5,924评论 0 0
  • 白居易诗全集(J1) 「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 云雨三年别,风波万里行。愁来正萧索,况见古人名。 「集贤池答侍中问」...
    汉唐雄风阅读 13,148评论 1 12
  • 引言 昨日在《诗》有余香--诗中含香植物盘点(一)[https://www.jianshu.com/writer#...
    写你自己阅读 4,14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