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生命中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本书,还未读完,却已被书中一件件细微的小事所打动。特别是作者描述她与受病痛折磨的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还有回忆起以前与母亲为琐事的纷争,而到后来悔痛与悲伤交加的感受,让我深受触动。
相比作者,我是多么的幸福啊!因为,生命中最疼我的那个人,还在。而我突然意识到,从小到大,为那么多事和人写过字,却还没有为那个最疼我的她写过专属文章。因为每每一提笔,总觉得自己会很矫情,同时也怕自己写不好,怕把这份爱写不完满。
而今天,在这个宁静而微热的夜,我想记下到目前为止最感谢母亲为我的三件事。一是母亲陪我学琴,二是母亲支持我学文,三是母亲陪伴我考研。
今天先选其中的第一件讲讲吧,那就是母亲陪伴我学琴。
我出生于90年代,在那个年代,以教师为职业的父母,支持我学琴也并非易事,而我们家中却有一架钢琴,可想而知,这是多么奢侈的事情。我还记得当时有叔叔阿姨来家中提到“家徒四壁,你们家最值钱的,也就是这琴了。”我的钢琴学费和简朴的“朱江琴”,都是父母自从结婚以来,在极其节俭的生活中省出来的。
还好,我也算争气。从五岁半起学琴练琴,到小学六年级获得全国级别的钢琴十级证书,从小时候为同学的歌唱比赛伴奏,到去年出国实习,在北欧孔院大会的开幕式上为歌手伴奏,至今也算成为了母亲和钢琴老师的骄傲。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母亲的陪伴,我根本不可能在儿童时期就有较高的演奏水平,更别提达到现在的水平。
回忆起来,其实学琴的起因很简单。只因有一次,我偶然经过学校幼师专业学生的琴房,被声乐老师的琴声深深吸引,不愿离开。母亲见我对钢琴很感兴趣,决心只要想学,再难也要支持我。
有了那次和钢琴的邂逅,母亲专程带我去拜访了学校仅有的一位声乐老师。到了老师家,我一看钢琴就眼睛发亮,上手就要兴致勃勃地试弹。虽然我的手掌相对同龄琴童较小,手指也不够粗而有力,但老师见我这么有兴趣,母亲也一直恳请她,她便答应带我几节课看看。没想到在母亲的鼓励下,我一直坚持了下来。
起初,我还能每天自觉坚持练琴一小时,可没出一年,贪玩的我便提不起兴趣了。特别是到了后几年准备考级期间,整个暑假每天都是反复练习那几首曲子,再加上听到外面的小伙伴疯玩的叫喊声,天性爱玩的我,开始厌恶练琴。母亲在这时却每天坚持雷打不动地坐在旁边的沙发上,陪我练琴,不管我是烦躁的摔琴盖要走人,还是哭着闹着不愿再练,她要么耐心地跟我讲理,要么出狠招打我的小手,严慈相济,一定要让我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因为练琴的事暗暗怨恨母亲,觉得她很残忍,院子里的孩子都在自由自在地疯玩,凭什么就我一个人要坐在琴凳上,流着汗练着枯燥的练习曲?甚至是到了节假日,有亲戚来,她也不会让我懈怠,想尽各种办法奖励我、惩罚我,现在问她,她说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既然选择了一件事,就要从小让我学会认真对待它,不能半途而废。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怨恨一丝一毫都没有了,我发自内心地感谢母亲,感谢她“软硬兼施”地督促年幼无知的我,养成了练琴的好习惯。因为她的陪伴,使得音乐成了我生命中非同寻常、不可舍去的一部分。那些有她陪伴我习琴的日子,在时光的长河中,并没有褪色,反而变得闪闪发光,给了我太多收获和正能量。性格上,学琴让我变得更有耐心,也更细心,更容易去踏踏实实做一些事情;兴趣上,学琴让我热爱音乐,学起新乐器来比常人更快,曾经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学会了吹奏美妙的葫芦丝,通过演奏钢琴和葫芦丝,给我的亲人、朋友,甚至是外国学生带去了更多音乐上的享受;品味上,学琴让我更易陶醉于音乐的美好,让我更有艺术鉴赏能力,更懂得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外,学会自娱自乐,一个人也可以丰富多彩。
如今,我很感谢那个曾经在琴凳上努力坚持的自己,而更感谢母亲在我音乐之路上不离不弃的陪伴。
合上书,我有点自责。回忆起和母亲日常相处的点点滴滴,猛然间觉得自己平时其实和书中的作者一样,也有很多不经意的骄纵和任性,但母亲都默默的包容了,而与作者不同的是,除了得到母亲足够的包容,我还有很多诸如环游世界、成为作家等天马行空的小梦想,也是有母亲在一直尽力守护着。
这个夜里,写着这篇日记,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母亲的关心和爱还远远不够,而我也很庆幸,生命中最疼我的那个人还在,我还有机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应该是从现在开始,给予母亲更多真实的爱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