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网络语言对孩子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孩子受网络视频的影响,被网络语言成功洗脑。最小的3岁左右,最大的就不用说了。我们作为成年人更是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看视频上。

当你无意间从一个孩子口中听到一些网络语言时,你一定会说:这个小孩平常一定没少看手机。

是啊,信息手机化时代,上到99,下到刚会走,谁都知道手机的作用之大。传播速度之快。

可是,像这种很多无用的信息,甚至是有害的信息,没有过滤就直接传到了孩子的脑子里。仔细想一想,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可怕的并不是孩子们的模仿,可怕的是大人们习以为常的无知。错把无聊当欢乐,愚昧当放纵。

为什么小学生做“电摇”动作是一种侮辱行为呢?

因为电摇最初来源于网络游戏《和平精英》,是一种前后摆动的动作,但由于其风评不好,被认为含有不尊重别人的意思。同时,电摇也被认为源自于网络短视频博主Cyranek分享的一个魔性斗舞视频,这个视频中的鬼畜动作被二次创作后变成了新的嘲讽素材。因此,电摇被认为具有侮辱嘲讽性很强的特点。

最初孩子们可能觉得搞笑而已,纷纷模仿。像这种不文明,甚至带有侮辱,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如果不及时制止和教育,孩子们还有什么是不能模仿的呢?难道不看手机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首先,杜绝手机,控制孩子不上网的时间,这并非是从最根本解决问题的关键。不看手机是多么的不现实。而是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是非对错。懂得去明辨是非。当然小一点的孩子最好能少接触手机,大人多传输正确的世界观。从小就灌输好教育理念。

其次,我们的传播平台发布视频,管控应该更严格,更规范。传播正能量,抵制不良视频,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影响下一代孩子思想的问题。我们作为创作者更应该具有正面导向,传播更有意义的作品。

最后,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是我们共同创造的。我们应该多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为孩子们快乐生活创造更多有趣的场所。同时,多宣传网络安全知识。让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