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书的副标题叫“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所以其实是我没有好好根据《怎样阅读一本书》的规则来读。否则一早就应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焦点在于告诉你“如何审题”,而不是提供你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想明白这一点后,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开始顺畅起来。然鹅,这是我看完书,整理了2稿笔记后才幡然醒悟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作者为了突出审题之重要,前三部分的议题分别是:
一、问题是什么
二、这次的问题是什么
三、问题到底是什么
占了整本书的50%。
之后又围绕,
四、谁来解决问题,
五、问题来源
六、是否要解决问题。
又说了50%。说来说去,都是告诉你,解决问题之前,你更应该先知道“问题的真正所在在哪里?”
1问题是什么
在遇到问题时,先问两个问题。
1、谁碰到了问题?我要为谁解决问题?
2、 然后针对问题1,你可以为相关的各个人群,寻找到对于他们来说“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在此过程中,人们将单一思维模式切换成多重思维模式,成为一个“问题解决者”。不过更重要的是,经过反复思考,你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你面对的到底是个什么问题?
当你有了这样的觉悟,那么回到源头。什么是问题呢。
说到底,问题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无时无刻处在问题中。而将这个差别缩小,或者消除,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回到作者给的故事情景。面对电梯前排长队的局面,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问题在电梯运营的速度上。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对于抱怨的人来说,他们抱怨的真的是电梯运营的速度吗?他们的理想状态是什么,现实状态是什么呢?
理想状态:一到电梯口,就能上电梯。或者少许等一分钟就能上电梯。
现实状态:在电梯口排队,要等5-10分钟才能进入电梯。
所以,答案出来了。其实问题是大家觉得等电梯时间太久。
所以故事里的邮差,对症下药,让大家感觉等待的时间在缩短。在等候的时候,给大家找点事情做呗。电梯的运营还是一样,但问题却被解决了。
2这次的问题是什么
到了第二个故事。这是个比第一个故事复杂多的投标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似乎明白要处理一个怎样的“问题”,但兜兜转转后,他却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对于“问题”的定义并不是正确的。
作者提出:“不断追求对问题定义。你永远无法确认已经找到的问题定义是正确的。但是永远不要停下寻找正确定义的脚步。”鼓励读者对于问题的真正意义多加思考。
PS:这个故事我并没有很看懂。
3问题到底是什么
其实,“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
“问题,解决方案,新问题循环出现,构成了无尽的链条,所能指望的最理想状态就是,新问题比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要好对付一些。”书里给的答案听起来好像此恨绵绵无绝期。
既然问题那么多,那为什么我们不能预先避免呢?
因为“某些问题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发现问题存在。”而在这部分,作者提出了让我自己很有感触的一个观点“一个拿到了新的解决方案的人更容易看到哪里不协调。可是一旦最初的陌生感退去,人所共有的适应能力,就会忽略不协调之处。”
怪不得,我们总会发现,新人,甚至外行容易发现问题和提到解决方案。之前我也在工作中会有别人挑刺我,这种小问题不都习以为常了吗?现在反过来想,这些被我不当真的“问题”确实是“问题”,只是我太适应了。而那些“外行”因为还没适应,才能一针见血。并不是针对我的工作。
我们每个人在职场应该更开放的面对“新人”的挑战,他们有我们所没有的,珍贵的“不适应”。我们自己也应该习惯在任何一件事情中寻找一点。“如果连三个疑点都找不出来,那么你要么是不会思考,要么就是不愿意思考。”
同时,承接上一章对于问题的定义“刨根问底”。作者觉得每个人在剖析问题的时候还要注意到“问题所在的层面”,以及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表达的含义”
4问题由谁解决
讲完问题是什么后?作者接下去还是没说怎么解决问题,而是抛出一个新的问题。“问题该由谁解决”
这个章节有三个故事。讲了三种在人选上的考量。
1、 当别人可以妥善解决自己的问题是,不要越俎代庖。如果这是别人的问题,就把它当成是别人的问题。(让有切身利益的人先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2、 为了改变局面,试着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哪怕只有一会儿也行。(在无法通过改变外在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尝试从自己出发,改变自己,解决问题)
3、 有时候,认定这个是“他们的问题”不需要给到太多方案。如同故事里书偶的,如果人们真的开着车灯,一个小小的提醒可能比复杂的解决方案更有效。(小小提醒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5问题来源在哪里。
审题,不仅仅停留在问题表面,还要追根溯源。
有时候,我们知道问题是源源不断。我们也接受了,问题永远解决不完。可那么多问题中,知道来源还是有帮助的,你会知道,那些要优先处理,有些或许可以完全不用管。
而且,作者提醒你,知道问题来源在哪里,也可以帮助你找到解决方案。你知道出题的人背景,当初出题的意图,才能帮你更好的找到解决方案。
毕竟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做事,而另一种人制造出事来让其他人做的。研究好另一种人,绝对让你解决问题事半功倍。
16你想解决问题吗?
到了最后一个部分。作者依旧在提醒你,审题!审题!再审题!
行动之前,还是回到最初,请在解决问题前,先好好考虑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真的需要被解决吗?你自己真的想解决这个问题吗?”
无论表面上表现的如何,有时候,在你提供他们所要求的东西之前,那些问题制造者极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既然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采用姑息的方法对待这些问题。不予理会,不去解决或许是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
书看完~~突然觉得作者好牛逼的样子。“如何解决问题”其实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大部分问题被你这样翻来覆去想一遍后,基本都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