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送给那些有弟弟和想生二胎或者已生二胎的人!
我有一个弟弟,我比他大九岁,其实小时候我一直想要个哥哥,但是在我四年级的时候,我弟弟出生了。
全家人都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只记得他小小的,喜欢哭。
我的对弟弟的小时候总是,妈妈一直抱着他,指着月亮说“虫虫”。
弟弟出生后,妈妈总是说“你是姐姐了,要有老大的样子。”
她把好吃的留给弟弟,我就很生气,我也想吃,为什么不给我吃,有一次发脾气“你再不给我吃,以后我不管养你。”
那时我十岁,妈妈被一个十岁孩子的气话给吓住了,吃饭时,一块馒头掰成两半,一个苹果切成两半,她怕我不养老。
渐渐的我发现,妈妈开始藏东西,好吃的东西都藏起来,因为我觉得弟弟出生了,他要跟我抢东西吃,所以我适应了适者生存的道理,吃东西时赶紧吃,所以总是吃的比弟弟多。
而妈妈,想想也知道心疼老二,因为他小啊。
久而久之,我开始养成一个习惯,每次放学就翻厨房里的柜子,翻箱倒柜找吃的,成为我在这个二胎家庭找吃的生存的的一大技能。
一直到了现在,家里总是藏不住去东西和留不下东西,作为一个业余心理学爱好者的我才追本朔源,也许跟这段经历有关。
如果不赶紧吃完,我的东西就会被吃掉,如果我留下东西,也会杯吃掉,如果我不去搜东西,我就没有吃的。
童年的经历真的是对人是影响是一生的。
如果爸妈那个时候知道幼儿心理学,可能他们会像我们做父母一样,去平衡老大和老二的关系,让老大没有被忽视的感觉。
弟弟三四岁后,我开始上初中了,作业和功课慢慢忙了起来,妈妈开始数落我的次数多了。
弟弟总是被她抱在怀里,而那时的我却越来越渴望被妈妈抱抱,但是从弟弟出生后,妈妈再也没有抱过我。
成年后的我经常想“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和一个几岁的孩子争风吃醋,你说我不是闲的吗?”
可是当我接触幼儿心理学后,才知道那不是闲的,那时必须的。
记得那个时候,我经常自己把房门反锁,带上耳机,在屋里听广播。
弟弟蹲在门外,他经常从门缝里塞进一张纸,塞进一个小东西,而我却不想他来打扰我,觉得他就是一个穿开裆裤的小屁孩。
是啊,一个要进入青春期的女孩,跟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实在是年龄差距太大了,她的心情他怎么可能懂啊。
弟弟开始上学了,他不再缠着我了,他有了自己的小伙伴,一堆堆小孩来我们家玩。
弟弟在小孩堆里很老实,经常被打,被欺负。有一次,弟弟哭着跑回家了,脸上身上都是土,把我气坏了,问他“谁给你弄的。”
弟弟说了那个小孩的名字,我拽起他,直接出门,去找到那个小男孩,把他臭骂了一顿,那年他四岁,我十三岁。
那年,我第一次知道得保护这个家伙,即使他的到来让我有种被忽视感,那也是父母的问题。
他从来就是一个听话的弟弟,很把我当回事的小屁孩。
我上高中时,有一次,妈妈生了很重的病,一直躺在床上,爸爸出差了,家里停水了。
妈妈说让我跟弟弟一起出去抬一桶水,我那天正好来大姨妈,底子疼的不行不行的了。
我们拿着一根很粗的棍子,同放在棍子中间,弟弟突然说“不要靠你太近,水会弄到你身上的。”
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他好像不再是那个穿开裆裤的小屁孩,也不是那个爱哭鼻子家伙,而是是个长大了的男孩了。
那一瞬间,我慢慢觉得有个弟弟好像也挺好。
弟弟上学时,妈妈总是让我给他辅导功课,也许我喜欢讲课好为人师的毛病去,九十那个时候养成的。
每次他注意力不集中,我总是拧他肉肉,他每次豆嗷嗷的叫“以后谁会那么倒霉娶你啊,那么kou!”
也许每个老大的心理都有这么个弟弟,也许他的到来让我们的童年有种被忽视感,甚至被剥夺爱的感觉,但是当他长大了,当你成了家,当你受到委屈,当你觉得世界不可信任时,手机里还有个弟弟的号码,那一瞬间,觉得特别幸福。
也许他听不懂你的家长里短,听不懂你的女人心,可是他会静静的听,跟你说“没事,世界上最爱你的男人是老爸跟我呢,我们挺你。”
这个时候,特别欣慰,这个时候真的感觉到血浓于水。
有个弟弟,挺好,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