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在北大附中,没有‘展’,如何生存?”
近日愈来愈觉得有趣。
“展”是为何物?简言之,就是男女朋友。在本高中,谈恋爱而又不便于直叙,故化名为“进展”,而双方则相互称为“展”。“他/她是我展!”想来挺有趣,也挺有理。不论是站在青春的角度还是人生的角度,对于这爱情的第一步,这都真正足以算得上是一大进展啊!
北大附中较之京城绝大部分其他高中,更开放、自由、独立。前些日子,恰与我表弟有一番畅谈。他是中关村的中学的,我了解到,那里上课前,老师就把全班的同学的手机锁到一个“大柜子”里去,而且一周之内,学生自主能选择的选修课也只有可怜的一门,且仅有四十五分钟。我也半开玩笑似得问过表弟一句,中关村中学秀恩爱的多吗?表弟当即回答说多,不过全是和“学习”……我想,这大抵就是其他高中的一副概貌。说其全校无一谈恋爱者,那是虚妄之谈,可说其从高一到高三并不敢把这事搞得如此明显和张扬,则一点也不为过。
为何在贵校“展”如此之多?为何在贵校无“展”便无法生存了呢?或许,除了正常的青春年纪带来的吸引力,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这“开放、自由、独立”引起的。“开放”和“自由”带来的是信息的共享和学校的社会性,“独立”则有个小小的副作用——使人觉得无依无靠。在别的学校,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对于其他的事情首先不会如此重视,其次也不或做过多的参与,先不论这对于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但这的的确确会导致学生形成“保守”的性格。此外,在别的学校,数十名学生共同挤在一个教室里,活动范围小,彼此之间的朋友感也都较强,换言之,就是你的一举一动,在班里是有人在乎的。此时有人便会质疑,很多人长久挤在一间屋子里,不会促成“展”的形成么?可这就忽视了其他学校还有个无微不至的班主任在上面压制,对学生实行较为有效的管制。而附中就大不一样了,同学的概念被“公民”淡化,大部分的事务都要靠自己独立去完成。不会有老师特别在乎你的成绩,也不会有同学去特别关注你(找展则例外)。这就使人容易产生一种孤独感,久而久之,又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疏离感”。二者是一个恶性循环,本来是现代社会对个人的异化,但在附中这个类似小社会的校园里,它不可避免的提前出现了。殊不知,我们这个年纪,恰恰是自己既渴望与人交流又不愿打开自己心扉的时候啊!那么多的倾诉,那么多的心里话,找不到对象去说,而又喜欢一种故作强势,难道不会去渴望一个“展”么?一念间,在这个小型社会中,有个知冷知热关心的人,就成为大部分人所向往的事情了。有人说,渴望交流亦可以找个同性朋友啊?可有些时候,异性的确使我们联想到“家庭”,恋爱中的恋人的确会扮演一个更为贴近彼此心灵的角色,“展”也更能带来一些独有的情意和温存。
再看那句话,就读出了里面的内涵。“展”有些时候其实是人内心无助的反应,是人渴求“热”的诉求。在北大附中,让那些正值青春的高中生去面对中年时踏上社会后才会存在的特有的孤独,实在是对他们的“生存”发出的一大挑战!
因既毫无睡意,滞留于床又无益,二零一六年十月十四日凌晨于家中早起而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