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象分析
留意的花友不难发现,盆栽比地栽的用肥量要大得多;据介绍,大多数花卉在生长旺盛期要10—20天施一次追肥,有些甚至要求一周一次,还有要求勤施多施的。
实际上植物生长根本不需要这么多肥料:
1. 公园、社区、街道旁等绿化带,一般在开春或入冬前才施肥,长得却相当好:
2.农民种庄稼,一般在封垄(行)前施一次追肥,也能丰收。
3.自然野生的植物从来没人施肥,如森林、草原、湿地等,长得都非常茂盛;就连田头、路边甚至墙根、乱石堆中都能生出漂亮的野草野花:
为什么盆栽要大量施肥呢?不浪费吗?
原因在浇花的方式:习惯浇水避免不了水从盆底流出,流水的同时肥料也随之流失,浇水越多肥力下降越快,若不及时施补,势必影响花卉生长。
明知浪费,但没办法解决。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避免不了盆底流水?
主要原因有二:
1.担心浇不透:很多介绍都把盆下流水作为浇透的标志,实际上,多数情况是还没浇透就已经流水了,如果不让盆底流水,确实是无法浇透了。
2.担心土壤碱化:水质不好或常施化肥是碱化的源头,不少人认为,盆下流水是排碱的必需,如果只进不出,时间一长必然碱化。
盆底流水(肥料流失)除浪费水和肥料外,还会带来其他诸多弊端:
1.加大了无用工投入,先辛辛苦苦准备肥料、施入花盆,然后再浇水、无可奈何地把它冲出来。
2.肥料反复施、失加剧了肥力忽高忽低变化:追肥前肥力偏低,追肥后肥力偏高;肥料是植物的粮食,饱一顿饥一顿影响生长。
3.肥水流出盆外就变成黑乎乎的脏水,多数情况还带异臭味,污染环境。
4.施肥多麻烦也多,既占用时间,又把现场弄得乱七八糟;居室养花一般都不愿这么做。
5.过分地依赖盆下流水,从源头上放弃了对土壤湿度的调控。
6.盆底流水多,托盘积水的机会也多,堵塞盆底通气孔的时间也越长,影响透气。
二、一般情况下避免肥料流失的方法
避免肥料流失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是不让盆底流水,不让盆底流水就必须消除上面提到的两个担心:
(一)解决浇不透的问题
将普通花盆底部安装一个吸水芯,用自吸水代替浇水,让水往上走而不是向下流;再把托盘适当改进,目的是托高花盆,避免通气孔堵塞。
1.对小型盆栽来说,不用往花盆浇水,把水加入托盘就可渗透;不但避免了盆底流水,而且通过控制加水量和断水的间歇时间还能调控土壤湿度。
2.对大盆花卉来说,往花盆少浇些水,再往托盘加适量水即可;少浇些水是防止花盆上部土壤过干,加适量水是保证土壤均匀渗透。这样也能达到盆底不流水和调控土壤湿度的目的。
〔若想了解更多,请选看本人写的《浇水和自吸水联手给普众养花带来了新希望》、《吸水芯的制作和安装》、《自己动手改进托盘简介》或《介绍一款异形养花托盘》〕
这几年我养长寿花就是这么干的,从幼苗入盆一直不施追肥也能花开爆盆:
(二)寻求排碱新办法
流水能排碱是大家的共识,甚至觉得不流水碱就排不出去了,这也是肥料流失一直不能解决的思想枷锁之一。
其实还是有其他的排碱办法的:
所谓碱化实质上是盐碱化,主要物质是盐和碱,它们是水分蒸发后先析出盐、再部分脱去酸根变成碱所形成的混合物;因水从土壤表层蒸发,所以盐碱也留在土壤表层,能看得出来。只要隔段时间把表层土去掉,再添些新土问题就解决了。
〔更为详细的描述,请看本人写的《盆栽如何防治土壤碱化》〕
三、连雨天盆栽露养如何避免肥料流失
能得到雨水的滋润是露养的一个优势,但雨水过多就可能发生涝灾;此处之所以单列出来进行讨论,目的是想找到一个既能充分利用雨水、又能防涝、同时还能避免肥料流失的做法。
如果突然对普通盆栽提出这个要求,确实是一个难题;但有了前面一般情况避免肥料流失的做法之后,问题就简单多了。
与前面一般情况相比,主要是雨下多大、下在什么地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不让雨滴肆意进入花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具体做法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将花盆用透明塑料膜包盖一下:
这样做产生的效果:
1.不影响枝叶与雨水接触。
2.多数雨水绕过花盆、紧贴塑料膜(花盆外壁)流进托盘,避免了水从盆底往外流。
3.托盘中的雨水通过吸水芯再渗入花盆中的土壤,不影响利用。
4.托盘中的雨水是否一直保留,可根据盆土干湿情况而定,也就是说仍具有调控土壤湿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