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妈妈”这两个字的理解,是当我决定要做一个好妈妈开始的。
成长不应变成负担,美好的积淀,应该是一份礼物。
我是一个上班比较早的妈妈,孩子十个月的时候,返回工作岗位。
白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只有起床那一会,有时候会加班到深夜回到家孩子早已睡着,基本上没有稳定的时间陪伴孩子。
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孩子相对于一直有妈妈陪在身边的宝宝来说,属于比较没有安全感的那一类小孩。
刚开始,我听从早教书上的理论,让孩子正面去面对与家长的分别:勇敢跟父母说再见。
想到立即去做,我勇敢开始了理想状态的实践。
紧接着,每天早上一出告别的苦情戏就上演了:
画面一:妈妈要上班了,孩子立马开始哭,豆大的泪珠流成线条。妈妈关上门,孩子被奶奶抱在怀里挣扎,奶奶说那我们就一起去送送妈妈。
画面二:孩子飞快地加速奔跑,尖叫着要追妈妈,妈妈无情地挥手告别,奶奶看着小孩子哭得太伤心,希望妈妈能够抱抱他。
画面三:但是这个妈妈毅然决然,头也不回,赶紧让奶奶把孩子抱走,以防孩子看出了大人的不舍而哭得更大声,以为哭可以解决问题。
画面四:然后孩子哭声惊天动地,响彻小区,弹跳着无助的小身板,硬被奶奶抱走,去到一个和妈妈上班路线相反的方向,直到妈妈完全消失在视线中。
画面五:最后,剩下了忐忑的妈妈站在原地,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让孩子那么伤心真的难道不是错误的做法吗?
作为妈妈,有时候为了让孩子自己成长,必须狠心一点,我也试着去相信理论的力量,再坚持坚持。
但是作为理智的妈妈,坚持了一段时间过后,发现硬来的告别,并没有什么积极效果。
孩子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不愿意的情绪里,每天伤心的小泪人形象,成为妈妈不能放心的画面。
思来想去,让孩子一直哭着接受分离,也不是个好办法,如果一直不对劲,一直有反面情绪,那么这个方法一定有问题。作为妈妈,首先,要想办法要懂小孩子的心思,要站在小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去做对他有利的事情,让他变得更好才对。
两岁前的孩子很小,他不能理解“上班”这两个字,在他的理解当中,上班,就是爸爸妈妈从自己的眼前消失了,不见了,一整天都找不到,他们匆匆离开了,而且没有带上自己。
作为妈妈的我突然意识到,这对于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小孩,该是一次多么严重的伤害啊!这完全是硬生生的将爱无情地斩断。
可以推想,时间一长,孩子可能会就把属于自己的爱关起来,不再去爱妈妈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每天这样用力爱妈妈,不愿意跟妈妈分离一分一秒,却要面对妈妈的坚决离去。孩子不能理解上班的意义,他可能只知道他太小了,无法用自己的力量留住妈妈。
对于小孩子而言,告别的早晨不仅要哭得那么伤心,还要频频受挫:为什么妈妈不爱我了?为什么我今天会失去妈妈?……用这样一个伤心的早晨来开启美好的一天,实在过于残忍。
如此不妥的告别,难道不算是来自妈妈的伤害?
越想越觉得有些后怕,我不想让孩子变成一个不去爱,不敢爱,放弃爱的小孩。
我一直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丰富的社会体验、从而形成大胆的想象力,让孩子真正成为一个小孩,按照他的内在速度,不慌不忙慢慢地长大。
于是我果断放弃了直面分别的方法。
刚开始,我想要用偷偷溜走的办法:不告而别。
既不告诉孩子要去上班,也不让孩子看见我从家里离开,趁他不注意的时候,俏俏拿起背包,点着脚尖,套上鞋子,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迅速夺门而出,搞得跟谍战一样,这样唯一的好处就是避免了告别的痛苦。
我以为偷偷离开,也许孩子会好过一点,直到孩子奶奶从前线发来报告:
你们刚一走,听到关门声,孩子开始找爸爸妈妈,每个房间都要去找一找,找不到就开始哭,急的大哭,非要找到爸爸妈妈!
听到这样的描述,我又意识到了问题,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想当然地去为孩子规划,我们不能把孩子当做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不能产生侥幸心理去哄骗孩子。
感情不能糊弄,孩子很多时候,比大人还认真。因为他们的世界很小,所以每个细节都记得住。
后来,孩子观察到我们在去上班之前会洗漱,拿包,会穿鞋,于是只要我放下碗筷,就会紧紧跟在妈妈身后,深怕妈妈会偷偷跑掉;有时候成功逃避孩子的跟踪,夺门而出,然而刚关上门,就听见门里面传来的孩子无助的、尖叫的哭泣声。
也是,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一想呢,爸爸妈妈刚刚还在眼前,怎么突然就不见了?我刚刚不是还跟他们说着话吗?他们不是刚刚还陪着我吗?怎么我转眼就找不到他们人了?
偷偷离开的父母,在孩子的世界里是突然消失的大人。孩子甚至会对自己的认知产生怀疑,甚至会产生后怕,我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就凭空消失的呢?是怎么回事呢?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想着法子离开我呢?是我自己不好吗?爸爸妈妈是不爱我了吗?是不要我了吗?
不管以什么方式,孩子始终会觉得自己被抛下了,依然会感到害怕和无助,所以会越发着急要找到爸爸妈妈,找来找去找不到,就会形成焦虑,不愿意的情绪,还是会通过眼泪的方式发泄出来。
不管是勇敢告别,还是偷偷告别,当每天我下班回到家的时候,孩子总会飞奔过来,抱着妈妈大哭一场,好像是在哭诉,妈妈你今天去哪里了,我终于找到你了。
但是,孩子顺便也把想念哭完了。他的不理解,他的委屈,他的爱,都在眼泪里了。
哭,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也是一种体力的消耗。消耗,对孩子的成长总归是不好的,我希望孩子能够每天积累和储藏更多的能量。
那么会让孩子哭的告别的方式,自然要改进。
后来我尝试了用动画片代替法——为了转移强烈的注意力。
计划刚开始,每天早饭过后,到了要告别的时间,就给孩子先放一个动画片。有了强烈的吸引,孩子沉浸在新奇的色彩和情节中,也不会太在意妈妈是否离开,只要动画片没有断,就行,有时候甚至会主动跟妈妈挥手告别,一点分离的难过都没有,作为妈妈我都有一点惊讶,动画片果然是小孩子的最爱。
但是动画片,只是一个工具,我的目的是教会孩子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和妈妈说再见。
所以,每天早上我会每天拥抱他,用爱打断他的观影,然后看着他的眼睛说:爸爸妈妈要去上班了,你好好在家里保护奶奶,我们下午回早点回来陪你玩,再见。
如果大人足够认真,孩子也会被带入情绪中。
孩子在每天的重复中,慢慢理解了“上班”这个概念,上班,就是爸爸妈妈要离开家门,每天,爸爸妈妈会按照约定回来。
如果有特殊情况要加班,我也会视频跟孩子说要晚回去。
有了动画片,转移了注意力,再见变得非常容易。但是,同样也诞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对动画片上瘾。
两岁的小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套路,能够清楚地告诉奶奶要看哪个动画片,能够清楚地告诉奶奶还要再看一集,再看一集就好了。奶奶刚开始会顺着孩子,后来也认识到看久了电视对小孩子有害。
于是我们就跟孩子的奶奶说,说道做到,如果孩子说再看一集,那么看完一集果断就把电视关掉,树立了规矩,下一次才好办。
小孩子,比较能够把握住界限,只要大人足够明确可以和不可以的范围。
用动画片实践了一段时间,好处很明显:孩子每天都可以不哭不闹,开心说再见。
直到有一天,面临要迟到的风险,慌乱中突然忘记按照告别程序给孩子放动画片了。
我倒吸一口气,以为,这次晨别又要面临哭闹了。
可是没想到,这回孩子竟然主动跟我们说出再见,很平静,一点也没有闹情绪,他完全不在意有没有放着动画片。
可也许是因为他的手里还握着喜爱的玩具吧。
也可能是这么久的告别训练,让孩子产生了惯性,形成了新的认识,他能够意识到这个时间,爸爸妈妈就要去上班了,是该说再见的时候了。
于是我意识到,也到了戒掉动画片辅助的时候了。
太好了,孩子终于形成了完整的自主意识!
为了进一步巩固孩子的主动,每天到上班时间,我会继续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新的想法给孩子每天布置一个任务,比如:今天你要保护好你的小火车,今天你要保护好你的小蜗牛,今天你要保护好奶自己不摔跤……
等到孩子复述完任务,然后拥抱,微笑着说再见。
动画片作为一个过渡工具,让孩子成长起来,变得勇敢,能够正面和妈妈说出再见。同时它也打开了孩子更神奇的想象力,所以适度的动画片观看是有益的。
虽然早上离别的过程几经波折,但最终,达到了我想要的理想状态。
虽然每天孩子口中还是念叨着:妈妈不要去上班,但是到了离开的点,孩子会愿意说出再见。
我想,也是因为孩子心中坚定地相信,会和妈妈马上再见。
成长,不会是个太快的过程,作为妈妈,要更善于发现适合孩子的方法,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只因为你是妈妈,你当然要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