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说过 「人的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但是第一次往往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它是探索,是挑战,是机遇」
正在编辑第一篇推文的我就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害怕自己写的内容太过肤浅暴露自己读书少的事实。我常常想的很多,写的很少,不敢去写,害怕去写。作为一名网上冲浪选手我评论最多的一句话就是:“+1,俺也一样!” 我希望我也可以勇敢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来了。
第一次出生、第一次上学、第一次上班、第一次买房、第一次结婚······
无数的第一次勾勒出了人的生命曲线。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就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
截取了十二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生第一次,
串联出一副连环画式的生命剪影,
平铺直述的告诉你,人生的哲学。
「 在见到你之前,我已经开始爱你了」
经历了生命的阵痛之后,
婴儿在这里第一次睁眼看见世界,
也由此成为烟波微茫的人海一员。
生孩子有多疼?
“就像是从你的鼻孔里挤出一个西瓜”
看着一根又粗又长穿刺针,穿过脊椎孔,
之前看《生门》的“后遗症”开始“发作”,
仿佛能和视频里的母亲感同身受,
日常恐婚恐孕。 能让曾经怕打针的妈妈忍受如此巨大的疼痛,
孩子,你真的很珍贵!
人生第一次见面, 孩子使劲哭,父母使劲笑。 父母把祝愿藏在孩子的名字里:
“人生初见,春和景明”
上学—Joys ang Tears of the Childhood
「 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什么是童年?
我们回不去的美好时光叫童年。
相较于第一集略微沉重的气氛, 这一集明显跳脱了很多。 据我妈透露,我第一天上幼儿园没哭没闹,
反而是一星期之后开始抗议。 原因是因为幼儿园太无聊了, 每天都是那么些东西。 小时候真傻,总盼着长大。
长大后一直困扰我们的东西, 其实在小时候就给出了答案。 勇敢就是大步往前走;
做善良的人,和善良的人交朋友;
学会分享,学会宽容。
“生活就像一条溪流,身在其中, 你很难察觉到其中变化的力量”
是啊,时间可不就怎么快。
长大—Love,Sorrow and Dream in poems
「学诗歌的孩子,不会砸玻璃」
诗歌,它可能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
但可能改变一个人。
第三集聚焦的是山区的留守儿童。
他们没有出过远门,
诗歌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钥匙,
改变了他们眼中的风景。
“诗歌更像是个翻译器,
能通过诗歌表达情感。”
盛夏,在夜晚,篝火旁,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
看星星,写诗读诗,幻想未来的模样。
浪漫又寂寥。
人生有好多遗憾啊,
要试着去和人生和解,
人生,就像一首诗,
永远蕴涵诗意。
上班—Toward the Other Shore
「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
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
走出舒适圈, 慢慢游到另一个岸边。
对于本集的残疾人来说, 走出家门上班, 为的是具体的物质保障, 更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面对这一份努力,
尊重, 是比爱和同情更高级的肯定。
结婚—Yes,I Do
「在迟暮之年,当你回首婚姻的时候,你会发现当初信誓旦旦的爱情已变成现在朝朝暮暮的陪伴」
什么是爱情?
爱情就像是鬼,只听说过没见过。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不说什么“情爱”,
我们说“恩爱”,
大约爱到深处变成了恩,
你予我一份,我再还你一份,
你来我往,相濡以沫一辈子。
买房—Owning a home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是home不是house。
“房子是自己给人生的一套盔甲,盔甲很重
但是穿上盔甲负重前行的人生才会有分量感”
本集从买房和卖房中介的角度讲述
谁不想要一套房子呢?
故事里的每个主人公都在努力着。
告别—Please Remember Me
「生的对立面,或许不是死亡,而是遗忘」
Remember me, though I have to say goodbye.
中国文化缺乏死亡教育 “未知生,焉知死” 活着的道理都没有想明白, 如何能够谈论死呢? 但我们总有一天要面对死亡。
只有学着面对死亡、思考死亡、才能更好的生。
愿我的一生,平凡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