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端午”,你会想到什么?粽子?屈原?艾草?雄黄?白娘子?恐怕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吃吃吃就是小长假出去浪吧。
自从端午变成法定节日且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日假期后,这个节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感也越来越强了。再加上关于南北关于粽子口味的“甜”“咸”之争每年都会在网络上上演,大家对于过节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谁还会去想这个节日的初衷是什么呢?纪念屈原?倒不如啃几个粽子来得实在,或是约上朋友来个小旅行,哪怕只是在家里“葛优瘫”上三日,也会觉得生活平添了几分幸福感。这样想来,我们真要感谢屈原,既让我们有了美味又罪恶的粽子吃,还让我们赚了三天假日。这样的古人真该再来一打啊!
记忆中,我的家乡似乎没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幼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端午节在奶奶口中被称作“端阳节”,而且不只是农历五月初五,到农历五月十五还会再过一次,导致我长大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五月有两个“端阳节”。每年端午节,奶奶做的最多的便是糍粑,一样是糯米制成。还有凉粉,用玉米淀粉或是番薯淀粉做成。都是我非常喜爱的食物,当然也是非常容易长胖的食物。此外,还会上山采摘新鲜的艾草挂在门楣上,同时在屋前屋后撒上雄黄粉。因为进入农历五月,天气炎热,蛇虫鼠蚁类都纷纷出洞了,雄黄粉可以避免它们爬进家里。不过,小时候的我可真是非常招蛇惦记,走在路上都会撞蛇,大中午的放学回家从大路上拐进自家院子里正要上台阶,都会遇到从房顶上滚下来的小蛇。所以那个时候我经常生病,奶奶就会去买一些香蜡纸烛之类的东西在屋后的角落焚烧,边烧嘴里还会念念叨叨,大意就是“知道您老人家很喜欢孩子,所以才经常回来看她,但是您这样容易吓到她,以后还是别经常回来了,我们会多给您烧纸的……”之类的话,大概在奶奶的观念里,那些蛇都是祖宗们很新鲜家里有这么个小娃娃,想回来看看我吧。
读书后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位为国投江的诗人。与端午节相关的粽子和赛龙舟,都是为纪念屈原而出现的。第一次吃粽子的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了,应该是九岁那年夏天,因生病而休学在上海看病,和爸妈生活在一起。现在能想起的只有一个很模糊的场景,大概是妈妈带着我从医院里出来,走在一条很安静的巷子里,路边有小店在卖粽子。我跟妈妈说肚子饿了,妈妈就买了一个粽子,剥开外壳后递给我,我咬了一口,糯米比较硬,里面包的红枣,味道并不好,而且枣核都没去,硌到了我的牙,我只吃了一口就还给了妈妈。自那以后对粽子印象就很不好了,直到上大学来到广州,见到饭堂里天天都在供应的粽子,吃一次,才又开始能接受它了。
这两年,随着网络的发达,信息传递越来越便捷,很多传统节日的传统小吃也逐渐广为人知。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等,都出了很多网红爆款。有些原本只局限在某个地域的口味和品种,也随着互联网的传播和物流的发达而蔓延到全国。也有不少美食公众号会在节日来临前写一些测评文章,抛开其广告推广的目的,客观上也给了大家一些购买建议和参考。
去年我在下厨房买了诸老大的粽子,今年本打算换个口味尝尝潮汕的“咸甜双拼”粽子,谁知道昨天热心的房东送了四个她自己做的大肉粽过来,于是今年就不网购粽子了,吃“住家粽”会不会更有味道呢?不过,吃之前或之后,记得一定要运动运动,不然一个粽子下肚,腰上的游泳圈就会更明显了。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甜党”还是“咸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