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刘昊然在知乎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热爱自己的工作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这个问题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回答者众,大家各抒己见,热闹非凡。
“热爱自己的工作”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是职场小白,每天最多的工作是复制粘贴,打印复印,分发材料,你热爱它么?如果你是资深程序员,每天撸最复杂的代码,熬最长的夜,你热爱它么?如果你是服务业人员,每天看着各种臭脸,还得报以礼貌而不失尴尬的微笑,你热爱它么?
当然,每个人的热爱都不一样,不能一棍子打死。那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
一、因为热爱,不计成本,“不写会死”
严歌苓,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作家,第一次认识她,是无意中读了《小姨多鹤》这本小说,当时我就被严歌苓入木三分地细节刻画,鲜明的人物塑造技法给圈粉了。我心里在惊叹,严歌苓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神仙人物,才能将小说写得如此真实而富有感染力,而且还特别“敢”写?
刚巧,我在“一席”里看到了一段严歌苓的演讲,讲她作为一名职业作家的故事。
在早期的时候,严歌苓为了让自己的写作更为精进,去美国接受了职业作家的培训,可以说,她是写作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幸运的是,她还很有天赋。
但真的想做一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的职业作家,专业和天赋尚且不够,还要有一种认真和一颗匠心。
严歌苓说到,写《陆犯焉识》的时候,自己花钱去青岛体验生活,托关系请劳教干部开座谈会;写《小姨多鹤》时,三次到日本长野的一个山村里,寻找多鹤身上的倔强、温和、内向和暴力的感觉;写《第九个寡妇》时,她深入农村,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写《妈阁是座城》时,自己亲自到澳门上赌桌赌博,体验赌客的真实状态;写《老师好美》时,到北京161中学里看孩子们上课,与孩子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的语言体系……
她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我比较喜欢中国近代历史,我在写个人命运的时候怎么样映照中国的这一段近代史,我是有一种使命感的,我觉得我想写,我这辈子好像不写就会死。”
我想,热爱自己的工作莫不过就是这样,哪怕是用很笨,很危险的办法,但因为有使命感,所以“不写会死”,而且,完全不计代价。
二、因为热爱,“一生只为一事来”
敬一丹这个名字应该很多人都特别熟悉。在我小的时候,每天晚上新闻联播结束,肯定能在《焦点访谈》这一档央视节目里看到主持人——敬一丹的身影。
敬一丹在退休之后,出版了《我遇到你》这本新书,很幸运的是,读者见面会在我们学校也举办了一场,我得以近距离接触到这个天天在大屏幕上见到的人。
见面会上,敬一丹一身户外运动装,就像一位邻家的阿姨,很是亲民,不端什么架子,也不讲什么空话,讲到她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她说:“一生只为一事来”,这句话让我很震撼。
敬一丹的这一生,就为着一件事而来,那便是新闻传媒,这个行业,有很高的职业要求,严谨性、专业性、专注力半分都不能少,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工作。
敬一丹敬业到什么一种程度呢?真的让人惊掉下巴。她曾公开承认自己很土,很随便,因为她认为《焦点访谈》的受众里平民百姓较多,甚至很多都是农民,为了达到亲民的效果,她甚至故意敬“时尚”而远之,更有甚者,为了屏幕上形象的稳定,她每次连剪头发都只剪一点点,让人觉得好像她的发式能十几年如一日。
真正的热爱自己的工作,可能就是这样,“一生只为一事来”,没有杂音,只有一支永远奏响的主旋律。
三、因为热爱,“每天用‘糙手’戳羊毛”
“手作艺术家”,这是一个很不常见的名词,因为它很小众,所以我觉得能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大多数都有着对手作的纯纯热爱之情。
殷越,一个热爱戳羊毛,热爱手作,热爱艺术的姑娘。
第一在视频里见到她,听她略带些羞涩与可爱地讲述自己与手作的那些故事,心里会有一丝丝暖意,有个声音突然在脑海中响起:“世界上还有这样因为纯粹热爱而坚持的人,真好。”
殷越是一位纤维手作艺术家,她用羊毛毡创作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了,曾经办过很多次的个人艺术品展览,通过自己的“糙手”,使用着带有生命温度的材料(羊毛毡),用针戳出一个个的手工作品,用作品表达自己的情绪,记录自己内心的成长,也带给欣赏者心灵的抚慰和前进的力量。
有些人在殷越的作品里找到了自己,有些人在殷越的作品里看到了自己的热爱,人们因为热爱,发生了一些有趣地联结,还有些人因为深受这些可爱的小物件的吸引,去到殷越创办的线下手作班里亲手“戳羊毛”,制作属于自己的“小心机”。
这一切都是单纯而可爱的,就好像小孩子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有好奇,有欣喜,也有一份赤子情怀。
真正的热爱工作,就是这样的一份简单,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自然状态。
热爱自己的工作,也许要不计代价,也许要严谨专注,也许要互相交融,但无论是哪一种,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幸事。
愿你的生活,眼底有光芒,心中有热爱,只争朝夕,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