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稳定的人,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不仅会炸伤自己,身边的人也跟着遭殃。
平时,只是在网上看到相关的例子,今天真实见到,心里当时还真是咯噔了一下——
昨天开始,学校组织班主任在外培训学习三天,为使培训工作更好地落实,规定非特殊情况不允许请假。大家都按时集合了,有个老师的孩子只有一岁多,单独跟她老公呆在家怕娃爸搞不掂,就拖家带口地一起来了。
昨天一到目的地就吃中饭了,孩子玩得开心,吃得开心,下午两个小时的学习交流会,就让娃爸带着在房间睡觉,睡醒了下楼玩,一天相安无事。晚饭后,娃爸还带着小娃娃跑步,陪他拍球,我们都夸爸爸有耐心,毕竟这些事情平时都是妈妈做得多。
今天上午学校的安排:6点半爬山,再下山来吃早餐,然后搞团建活动。六点二十,我们几个室友到酒店大堂集合,陆陆续续地,下来了三分之一的人,带娃的同事也来了,她说娃正睡着,她可以放心去。六点半我们这部分人就先行出发爬山了。
这座山不是太高,早上温度适宜,山上树木茂密,空气清新,一行家庭主妇们难得撇开孩子,放下家务,聚在一起,大家有说有笑,边走边聊。由于缺乏锻炼,稍有微喘,却也惬意舒爽。
这时,带娃的同事手机响了,是她老公发来的信息,问她在哪,说娃醒了,在哭,让她快回去。我们正爬到了半山腰,她一个人折回去不太好,再加上再往上爬完,最多也就半个小时,我们就建议她和我们一同下山,让她跟娃爸说先泡点奶粉给娃喝,哄一下,等娃喝完奶,我们差不多也回去了。
我们匀速爬完了剩下的路程,下了山之后,还没到酒店,远远地就听到了娃的哭声。同事加快脚步往前赶,去安抚孩子。
我们一同爬山的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听当时在场的其他没去爬山的同事讲,那个女老师一回去,她老公就发飙了,咆哮着质问她: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没去爬山,她偏要去,去了有什么意义,连孩子都不管?他在发泄怒气的时候,完全不考虑领导和其他同事也在场,完全没考虑这是在公众场合,是一次集体活动。
女同事顾及孩子,顾及夫妻双方的颜面,没有跟他吵,只是把孩子抱起来安抚,坐到餐桌边准备吃早餐,她老公又冲过来把碗筷一摔,嚷嚷着要拿走房卡,他要收东西回去。看到他那凶神恶煞的样子,本来已经被妈妈安抚好了,脸上都带着笑的小娃娃,又吓得趴在妈妈肩上,憋着嘴,要哭出来的样子。女同事把房卡给了他,没同他说话,其他同事纷纷帮忙打圆场,说这是学校安排的集体活动,又不是他老婆一个人贪玩非要去,再说一共也就用了一个多小时,没想到孩子那么早就醒了,又有男同事把他拉开。最后,他狠狠地瞪了他老婆一眼,上楼去了。那架势,让我感觉,他老婆今天但凡跟他吵了一句,两人都会打起来。
第一次见到身边有这种为了这样一件小事就大发雷霆的人,让我感到震惊:凭什么孩子哭了妈妈就一定要在身边呢,爸爸不可以哄吗?即使真有那样值得生气,不可以关起门来吵吗?不知道家丑不可外扬吗?真要吵不需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吗……
我也觉得很幸运,我的爸爸妈妈,公公婆婆,还有老公,都不是这种情绪化的人,虽然我们也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但从来不会当着外人大吵大闹,即使在家里,也从不会互相嘶吼。
因为我们知道父母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又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总是跟情绪不稳定的人在一起,孩子会很容易出现懦弱、脾气异常暴躁,无法正常生活的现象,对孩子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你生下的孩子,可以不成龙成凤,但起码要身心健康啊!
所以后来我们都跟女同事说:你要在你老公情绪平和时跟他好好谈一谈,告诉他这样情绪化对孩子的危害,如果他实在改不了,你又不想让孩子受委屈,被殃及,可能就要考虑分开了。
女同事也失望至极,红了眼眶,说他这样不止一次了。唉,不知她们能不能走到最后,最好的结局当然是:娃爸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爱和责任让他看到了他自己的不足,从而慢慢地纠偏,慢慢地调整,慢慢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