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学习札记(二十八)——解读《修权第十四》9101

在本篇中,商鞅仍然诲人不倦,生怕我等小民不理解他老人家的变法思想,所以总是反复强调,加深印象。

商鞅说,“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意思是,国家能够安定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法度,二是信用,三是权力。法度,是君臣共同执掌的;信用,是君臣共同树立的;权力,是君主独自控制的。

商鞅还说,世之为治者,多释法而任私议,此国之所以乱也。说的是世上治理国家的人,大多数都抛弃了法度而听信私议,这是国家混乱的原因。

凡人臣之事君也,多以主所好事君。大凡臣子侍奉君主,多数投君主之所好。

嗯嗯,我承认,这观点好熟悉,身边就有,还不少。

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所以是否公司分明,是国家存亡的根本。

是故明王任法去私,而国无隙,蠹矣。所以贤明的君主执行法令摈弃私利,国家就不会有蛀虫,缝隙了。

单独说出每一句话来,都是人生哲理,心灵鸡汤。

所以,商君书我们不探求微言大义,我们只认可我们需要的部分。

人生苦短,真理不远。

真的是。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