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知识地图的第3颗星。本文的写作思路取自知乎回答:李叫兽是如何搜集和整理信息的? - 李靖的回答 - 知乎
1. 什么是认知对比原理?
基于之前的体验,同一种东西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并且,如果两件东西很不一样,我们往往会认为它们之间的差距比实际更大。
2. 过去的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
商业上经常会用的一种手段,绑定销售。
1、59元订阅“经济学人”一年的电子书;
2、125元订阅“经济学人”一年实体书;
3、125元同时订阅“经济学人”一年的实体书和电子书。
如果只是1跟2两个选项,那么这个方案平平无奇,但是有了第3个选项,就会有更多原本打算买电子书的人,选择同时订阅实体书和电子书。
此外还有卖配件的战术。人们的心理是,如果你已经买了几十万的车了,就不会对其他配件的价格太敏感。而当你结账的时候,才发现配件的价格超出预计。
这也是一件挺奇怪的事情,如果一本书从200元减到100元,你会觉得占了大便宜,但是如果是买房额外便宜了100元,你就会觉得不过尔尔。明明在优惠力度上是相同的。
游戏里促进转化也会使用对比原理,比如新手礼包送的东西,往往比正常价格买道具要优惠一倍以上,这样你就愿意购买新手礼包,从而转变为付费玩家。而当你氪一次金之后,再氪金也不难了。
赌场里拉人下水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开始的时候送你一点甜头,把你吊住,然后再让你慢慢输回来,这时候你往往会忍不住想翻本,结果就是输掉更多。
小说里也会用到对比原理来塑造人物形象。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洗白,先塑造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反派形象,再找机会洗白,读者反而会对他有更高的好感。
黑化,先是塑造一个伟光正的人物,再暴露他的虚伪。
现实中,明星往往会给自己制造一个人设,并不算强化它。而一旦人设崩了,就会非常可怕。比如无辜的宝强,他的老实人形象染上了绿色,以后出演电影电视剧,观众们很难再认同他老实人的形象吧。
再比如电影往往喜欢在结尾制造反转,从而升华剧本的高度。(遗憾的是,当你知道电影总是喜欢制造反转,你再看电影的时候,很多乐趣因此消失。你将预感到,在结尾的时候,必然有一次反转。这是知识的诅咒,平静地接受吧,233)
审讯中也有类似的手法,比如经典的「好警察,坏警察」。
这里额外介绍一种手法,震荡。对于心底里有鬼的人,可以先跟他平常地聊天,待他放松警惕后,然后突然诛心一句,问起他最害怕被提起的事情,此时观察他的反应,最是真实。
对比原理甚至可以在爱情里有所表现。处于热恋期的男女,往往你侬我侬。但是等到他们的关系稳定,女方往往会对男方有所不满,觉得「你变了」,实际上,只是回归到正常的亲密水平而已。但是女方一直是以「热恋期的亲密」为标准,这就有点挑战人性。
品尝过极乐的人往往难以回归平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所以有些人会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个人在一起,宜细水长流。
认知对比原理其实还有一种用法,就是「两难选择」。人为制造「两难选择」,从而引导人的思路往自己需要的地方走。
比如经典爱情问题,「我跟你妈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
比如小摊贩问你,「鸡蛋灌饼加里脊还是肠?」
这种「两难选择」往往能出奇效。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变种,就是「糟糕的选择」和「不那么糟糕」的选择。
房屋销售常见的做法是,先带客户去看看糟糕又昂贵的户型,然后给客户推荐真正要卖的户型。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谈判时,人总是倾向于要一个过高的价码,从而在讨价还价中,让对手接受自己真实的价码,还觉得自己赚到了。
鲁迅先生也说,如果你要打开窗户,不要一开始就说,而是先说要把房子拆了,然后再退一步,要求打开窗户。
中国人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无声的中国》
3. 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改进?
一步一个台阶进步法。很多人觉得没有自信,是因为他们缺乏成功的经验。这时候需要你发现并关注自己的能力圈。如果你成功地做成了一件小事,那么你就会相信自己能够做成一件相对更大的事。
这种难度遵循「i+1」的原则,为广泛应用在游戏设计,以及其他的一些事情上。
举个例子,之前在恶魔的奶爸那里学到一个读英文原著的办法,先从最简单的英语书开始,一步一步增加难度,最终你就可以熟练地阅读英文原著了。
这个方法的确有效,我从《小王子》开始,先读故事书,再读非虚构类,已经可以稳定阅读《经济学原理》之类的大部头了。
不过遗憾的是没有坚持下来,所以现在还是有点依赖中文读本。不过等到自己在中文里没有什么可看的,自然而然就会又有读原著的需求了。
Anyway,一步一个台阶法,有意义的地方在于,你会记住自己的成功,记住自己接受挑战,然后赢得胜利,从而激励你取得更大的进步。
要有一个一起学习的战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有人一起学习,不仅可以增长见闻,而且可以有一个合适的参照物。太强或者太弱,都缺乏参照意义,不能给你正确力度的反馈。(此处战友招租……)
管理周围人的期望值,如果要做的事情很难,没有把握,那么就可以先铺垫一下,这样哪怕失败了也不至于太失望,而如果成功了就会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