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作,这4个App你一定要知道!

文|古尧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给大家推荐4款自用的读书学习的APP,可以让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养成阅读的习惯哦。

这些APP挺大众化的,可能已经有很多朋友在用了,不过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都表示不知道有这样的神器。

微信读书

页面简洁,没有乱七八糟的推荐,纯文学和网络小说应有尽有。看书要书币,时长可以兑换书币,现在增加了抽取无限阅读卡的功能,基本上不用钱。

海量书籍,大部分想看的书都能找到。微信上有小程序,不会占很多内存。

我平时喜欢看纸质书,有时会用kindle,用得最多的还是手机电子书。

虽然电子书没有纸质书的触感,而且伤眼,但方便快捷,随时随地都可以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喜马拉雅FM

我现在都养成了一个习惯,耳机不离身,不是听歌,而是在喜马拉雅听书,我一般听一些平时比较难集中注意力去看的书,比如《红楼梦》。

据说,中国出版社曾举办过一次名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评选,《红楼梦》位居榜首。读不懂《红楼梦》,大概是因为里面庞大复杂的人物关系,其中还有穿插很多的诗词歌赋吧。

看书看不懂,就扔一边了。如果是听书,就比较轻松啦,因为我们的脑子自动忽略那些读不懂的诗词,再复杂的人物关系,听得多就能理顺了。

这里强烈推荐一位主播——白云出岫,他主要读的是一些古典文学著作,比如四大名著,《古文观止》《三言二拍》这一类型的。

个人很喜欢他们读的《红楼梦》,已经听过两遍,越听越有味道。

大概是从去年开始在喜马拉雅听书,目前已经听了200多个小时,听完了《红楼梦》和《水浒传》。

《三国演义》已经听了大半,偶尔会听一下十点读书之类的栏目,或者是教师资格证的一些音频课。

我主要是用来听经典名著,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栏目,可以去挖掘一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印象笔记

网上看的微信公号、知乎、微博,都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很多时候看完就忘了,有用的信息随手保存,杂乱无章。

印象笔记可以帮我们有效整理零碎的信息。

在微信看到的好文章、和朋友的聊天记录、各种文件、图片,都可以转存在印象笔记,平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快速记录下来,手写、拍照、录音多种方式,十分方便。

最后把笔记编上编号,添加标签,整合在一起,让碎片知识体系化。

强大的全文搜索功能,快速找到你想要的信息,而且可以同步更新到电脑,不占内存,不会丢失。

我喜欢用来摘录一些喜欢的句子,收集图片,一些有趣的话题,把它们按主题分门别类,作为我的写作素材库,搜索关键词就可以找到想要的信息。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怎样转存在印象笔记?

微信:关注“我的印象笔记”公众号或“印象笔记”小程序。

微博:关注“我的印象笔记”,在你想保存微博的评论区@我的印象笔记,就能保存。

知乎:选择分享—更多—印象笔记

想了解更多功能,可以网上搜索一下。


幕布

一款可以整理结构化的内容,构建清晰的思维逻辑的APP。

官方的介绍是:

幕布是一款以层级折叠式文字来整理内容的头脑管理工具,用更高效的方式和清晰的结构来记录笔记、管理任务、制定计划等,同时支持一键生成思维导图。

简单来说,幕布是一款可以培养结构化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的神器。

跟其他做思维导图的APP不同,幕布最厉害的是能一键生成思维导图,省时省力,极大提高学习效率。

幕布可以做什么?

写笔记:对阅读和学习内容进行整理。

我一般用来做读书笔记,把书的主要的内容摘录下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用幕布生成思维导图,整本书的内容一目了然。

近期在读《运营之光》


也可以用来做上课笔记,把知识点做成思维导图,加深印象,方便复习。

思维整理:随时记录灵感,帮助理清思路。

当你进行头脑风暴时,可以迅速把散乱的idea,梳理成思维导图。

内容创作:制作大纲后,进行细节填充。

比如写论文时可以用来写大纲框架,再一点点填充细节,写出来的论文逻辑满分。

任务管理:梳理和拆分任务,精细化实施。

当我们事情太多,乱得一团糟不知道怎么着手的时候,我可以用幕布可以把任务拆分,精细化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更新

我最近组建了一个写作交流群(可互粉互阅)

这里的大多数人都都一样,有小白,也有老手(老手是我,哈哈哈哈)有什么问题都可共同探讨。

排版,给你文章点评,不定期更新写作干货,互相鼓励。总之,在写作路上,你不会孤独。

关注【我是古尧】公众号,后台加微信,备注互粉群,等待拉群即可,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