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次买保险说起

自转行到保险行业以来,每每被人问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做保险了?”

或许每个人问这话的初衷并不同,他们对保险行业的理解、对保险本身的理解也不同,或许也并不一定想得到一个答案。 呵呵~

先说说我第一次买保险的情形,和中国大部分家庭一样,我家第一份保险也是给孩子买的。

2009年,首年的保险金承载了亲戚朋友们对孩子满满的祝福。

孩子满月酒后的红包攒起来,我不想花在别的地方,一心想着给孩子存下来。

当时对保险的理解也只是初步的理财概念(虽然当初并没财可理),并不明白风险转移和保障的意义。只记得在哪里看到过,家庭理财4321原则(现在想来,就如下图的模样)。

其它的没记住多少,印象最深的是:家庭年收入的10%用于购买保险。

这个图到现在已经过时了,更为专业的是这样的:

后来通过一个熟人,买了一份太平洋人寿金泰人生B款终身寿险(分红型)+附加重大疾病保险,10年缴费。

虽然我还算是有保险观念,不过这份也算是人情单,保障利益没弄清楚,现金价值不明白为何物。

业务员也是新人,我也不知道问什么,她也不知道讲什么,现在想起来也是有趣。

就这样,第一份保险确定了。

(至今我一直很纳闷,我做保险以来,从没遇到过像我这样容易签单的客户)。

后来,这位保险代理人因为车祸不幸身故(那年她才32岁,典型的意外无处不在的案例),我这份保单顺其自然的成了"孤儿单”。

2014年职业转换的空档,先后接触到两位保险代理人,决定参加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原因起初很简单:

1、最开始是为了给老公买份保险,想自己学习点保险的基础知识,不至于听别人的一面之词,准备买了之后就全身退出;

2、后来真的想从事这个行业,也只是浅显的觉得时间自由,孩子正上幼儿园,方便接送,有更多的时间陪他;

3、再后来学习到更多的保险知识,恍然大悟:保险其实挺深奥,专业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啊,哈哈;

4、再再后来,意识到多数人对保险有误解,根源不在于保险不好,而在于保险代理人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性。

虽然保险市场越来越规范,但还是会存在很多的销售误导,使得一些人不相信保险。所以,好学的我立志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客观专业的保险人。

哪曾想,这一晃在这个行业已经是第三年了。这期间,经历过很多拒绝,更收获了不少有缘朋友的信任。

让我更加坚信,通过这近三年的专业经验,我会帮助到更多朋友选择到符合自己需要的保险产品,协助更多的朋友完成建立家庭保障的心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由乙无偿返还甲 甲某无权要求返还 由乙返还甲,甲退款给乙 √ 由甲的妹妹把卖房款返还给甲 344,在人身保险合同中...
    零渡_87fd阅读 5,198评论 0 5
  • 文/二狗君 又是个阴冷的早晨,刚从金大妈清真早点店买了豆浆油条回到家的我,抬头便遇上匆匆忙忙下楼梯的老妈。 我俩打...
    二狗君阅读 1,059评论 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