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人生建议收起来
不知是从几时起,我们的生活多了许多的指路人。“马云写给当代年轻人的十句话”,“王健林透露成功秘诀,竟是简单的一个小习惯!”这样似曾相识的标题是否引起了你的不适?它们常出现于你父母的朋友圈,你的家族群,以及你为了领1块钱红包而关注了的微信公众号当中,带着鸡汤的芬芳来到你的面前,可为的不过是点击率和浏览量。
我们拿营销号编辑们最爱的马爸爸来谈,我迄今为止,在各大社交媒体看见的马云语录或是创业励志小故事可能不下百条,其数量之多曾让我一度产生了一个疑问:
马云先生是否并不需要上班,每天起床后就掏出笔记本给年轻人们写励志语录,然后把它批发给各大微信营销号,以此谋生。
这些精神鸦片不知是从何时起,像鬼子进村一般入侵了我们的网络世界,其传播速度之快,繁衍效率之高令其在你尚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给你打了一针鸡血。它们拦路于你生活的道路上,为你指路,仿佛一言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它们会给你打上一针兴奋剂,让你觉得自己拿到了人生的绿卡,犹如你已坐于上市公司的CEO办公室,和年轻漂亮的20岁女文秘畅谈往日创业的辉煌。
好吧,先抛开这些鸡汤文的真实性不谈。我们真的需要听这些大佬们的人生建议和励志小故事么。换一种说法,中国会真的需要13亿个马云么?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人生的精彩,正是源于它的多彩。没有人可以规定你的活法,你可以站在夜市的苍蝇馆子里吆喝叫卖,和来往的顾客扯扯家长里短;你可以坐在市中心的写字楼里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与纽约的客户打着国际长途;你可以在躺在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园中打开手机直播,与你的粉丝们分享这里的美景。
人生没有模板可供拓印,没有秘诀可供复制粘贴,世人都在自己的路上踽踽独行,可却总有人在前方对着你大喊:“走这条路,这儿凉快。”而去他的路上走了一遭回来,你发现,一无所获。
当你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引路人占领的时候,你会发现,上一次靠着自己的感觉做出判断,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又似乎人人都能成为大师。你常可以在书店的货架上看到琳琅满目的之所谓成功学书籍,看着封面上秃顶的中年男子,我真的很想对他说:“叔,您的发型的确很有说服力,但我真的不认识您是谁。”而成功学一词在当今社会又颇显有些传销骗局的味道,一方面把经济方面的胜利定义为广义上的成功未免有些物质,另一方面,所谓成功又岂是一本书或是一套九块八的课程可以说清道明的,而他人的成功之道真的适合你吗?复制来的成功又是不是你想要的成功呢?
人生,没有万用方程式。即使是多走走弯路,也比他人指出的捷径来的精彩。所以,你若是再于网上看见瞎给他人指路的“大师们”或是现代文盲编辑,请对他说:
“带上你的指点,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