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mg01.bdimg.com/timg?pacompress&imgtype=0&sec=1439619614&autorotate=1&di=c1ddbdc6b4833b68c2f5a9253e66d309&quality=60&size=b640_10000&src=http://msp.baidu.com/v1/mediaspot/7fc6264f101c4ba95fde3ec218823321.gif)
我们知道记叙文的生命力在于细节描写。然而,许多同学恰恰缺少细节捕捉和细节描写的能力。这些缺失细节描写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丝毫不见任何感染力,是直接制约作文乃至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往往是指写作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叙事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那样能最真切、细致、生动、深刻地把人物精神世界最本质的部分展现给读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联想、回味的空间。
细节描写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经典回放:
《济南的冬天》
1、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
这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把雪后的景物特点写得活灵活现。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摘自《背影》)
![](http://timg01.bdimg.com/timg?pacompress&imgtype=3&sec=1439619614&autorotate=1&di=46b43138075cacdb44af0e7163adc3a2&quality=60&size=b640_10000&src=http://bos.nj.bpc.baidu.com/v1/mediaspot/69f1f19f55363596749f076f7fa5eefa.jpeg)
3、《红楼梦》第四十回有一个集体式的笑态描写。这在小说中极为精彩。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图片上传中。。。(6)]
赏析:
刘姥姥为着讨得贾母的欢心,在二进荣国府时故意制造了许多笑料。她的此番谑语,足以使人发笑,更何况她说过以后,“自己却鼓着腮不语”,傻愣愣的情态,加强了她引人发笑的原因。刘姥姥的笑话和情态,奠定了众人大笑的基础,但作者没有一开始就写众人大笑这一“动”态场面,而是先写“静”态,“众人先是发怔”,处在茫然不知所以的状态中,这一笔,很逼真。作者略一回旋,就放手描写笑的集体场面。“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这是概括描写,总领下文。
接着的一大段描写,具体而不流于空泛,特别是笑的情态各异,互不雷同。而种种不同的笑态又切合人的身份、地位、气质、个性。
“笑”首先是从史湘云引起的。“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史湘云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她笑得喷饭,正是其性格的有力显示。
“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林黛玉体质孱弱,经不住狂笑,立刻在生理上产生反应:“笑岔了气”,于是,他只能伏在桌子上喊“嗳哟”。
“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一个“滚”字把宝玉的笑态写活了。他是最得贾母的宠爱,他笑得无法自制了,就一头滚进贾母怀中,反映了他受贾母娇惯的特殊待遇。正因为贾宝玉滚进贾母怀中,贾母才会“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
而王夫人笑得“只说不出话来”,她笑得忘了情。她“用手指着凤姐儿”,她知道这场笑的闹剧是凤姐导演的,她用“手指着”,言外之意是对凤姐说,全是你做的这等好事情,但不点破。“手指着”的情态包含了这层意思。
“薛姨妈也撑不住”,可见她原先也想“撑住”,控制感情,但终究“撑不住”,控制不了,于是“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虽然她在特殊场面中忘其所以,但也曲折地反映出人物的一贯性格。
“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平时矜持的三小姐一反常态,年小娇嫩的四小姐显然禁不住大笑过度,只得叫“奶母揉一揉肠子”。而三小姐没有奶母服侍,和惜春不同,只得把“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这又是她在笑闹中的特殊表现。
接着,作者转入“地下的”人笑态描写。“地下的”,回应了前文的“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作者先写“上”,就是写贾府的主子们;后写“下”,写贾府的奴隶们。“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概写笑的情态。“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他们是奴隶,可不能象主子们那样放情无忌,只得“躲出去”,“蹲着笑”,一个“躲”、一个“蹲”,多么切合奴隶们的身份、地位。“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他们虽然参加了这场笑的闹剧,但必须“忍着”,不可忘记职守,必须“替他姊妹换衣裳”,服侍自己笑闹中的主子。
这场集体欢笑的情态描写,写得逼真。逼真,就首先在于符合主子和奴隶的各别身份、地位;其次在于符合各人的性格、气质,在这里看不到一个相同的笑态,即使是某些相似的情态也有细微的差别。作者紧紧地把握住人物的个性、气质,根据外部情态是内在性格显示的形象塑造原理,去进行人物情态的描绘,就使情态成为性格的集中写照。这场集体欢笑的描写,又写得生动。一个个人物的情状毕露,各具姿态,而所有的笑态组合起来就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如果用图画加以显示,真是一幅绝妙的群乐图。而且,上下高低的人物情态互相映衬,画面富于立体感。笑,具有传染性的情绪反映,作者又把握了这一特点,写出笑的互相触发,彼此影响。因而,这一场面不仅有情态,而且有声浪,可谓声态并作,活灵活现。
启示:细节描写,要做到以下几点:
A.描写要符合人物身份、地位、脾气、性格、气质等等。
B.既要总写,又要分写,有点有面有线,点线面结合,才更有艺术感染力。
C.紧扣关键情境,合理展开想象,恰当运用修辞,详细进行描绘。
D.根据语境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进行描写,如:
①摄取细小传神的动作
②捕捉人物个性化语言
③描写富有特征的外貌
④揣摩细微的心理变化
⑤刻画独特的神态特征
集锦
4、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摘自《一夜的工作》)
5、她又看见了一只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睛盯着蝴蝶,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躬着背,手中间隔着点空隙,脚尖小心翼翼踮着,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缝,把头靠在手缝上看,一不小心让蝴蝶飞出了双手,她又急又气撅着小嘴,双手往腰上一插,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6、当我们在泰山前川流不息的街道远眺泰山时,他那魁梧的身躯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来到泰山脚下,抬头仰望,一座座山峰高低起伏,远处的是绿莹莹的山直入云天,近处则是一片绿树,姿态万千。坐上游览车,沿着银蛇般的山路向上奔驰,一路迎着溪流,那溪是从平整的石头上滑过去的,石上已长满深浅不同的苔,阳光被柔软的水一折射,苔便成了彩色的苔,石成了彩色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