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让我和孩子讲讲怎么学习,我哪儿有脸讲。但是到真的让我认真思考了一下关于学习方法的问题。如果能重来……
一、课本是基石,以课本为主,万变不离其宗。好像有些人不一字一句看课本,更偏向于刷题,我觉得刷题一定要在吃透课本的基础上。昨天我初中最好的朋友和我说,那时候看到我一门一门过课本,对她影响很大。我自己确实是这么做的,一直到高三才让老师帮我买了数理化三门参考书。我认定反反复复看课本最为重要。
二、温故而知新。一定不要觉得学了一遍就懂了。第二遍可能才能进一步理解,第三遍也许恍然大悟,第四遍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三、泛读和精读都要有,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我在学习时总是什么都要顾及,有时序言目录都不放过,这样搞得自己很累,铺开太多面面俱到反而令重点不是重点,因为没突出导致重点没记住。面在平时点用于关键,尤其临近考试,要把精力更偏重点部分。记得上学时考电工学,宿舍七个女生,五个本系两个外系,六个人在复习,第七个出去玩儿熄灯后才回来,说:同志们快告我重点,我们六个分开告她各章节重点,第二天考试,只有她一个人上了90分。我是81分。这次让我对自己总是一点一滴都不放过的学习方法产生质疑,开始学习别人要紧关头抓重点的方法。当然成绩和人家平日的功夫是决然分不开的。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论什么人,总有比自己强的地方。多听多看,学习别人的长处优点。哪怕是他人的闲聊,也许也能学到几个词语成语做人的道理呢。他人不恰当的言行也是一面镜子,提醒自己避免。即使是电视里的广告,对你的词汇积累,语言描述也是有帮助的,时时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必须有,绝对有帮助。
五、珍惜碎片时间。零星的时间,课间,活动堂玩好了,吃完饭,上厕所……任何有兴趣的小时间,随手拿起书本资料看几行,做一两道题,背一两首诗,往往效率很高。不贪多,在不当作负担的前提下。和玩儿做游戏似的,这看个人喜好,我自己喜欢这样,还很有乐趣。
六、千万不要小瞧考试间隙这一点点时间。考试的时候多少带点资料,考完一门休息的十分钟随手打开下一门的资料,看到什么就注意下什么,完全随意,这往往犹如神助,看到的东西就神奇的出现在试卷上,而且是平时自己没注意到的。和老天爷送分一样。有点说不清的玄。本人多次得过此恩典。还有一次,大学时一次历史知识竞赛,我们系人少我是被强推上去的,大家都没多少历史知识。开赛之前我看了一下面前的报纸,扫到一个名字:何香凝。没前没后,就看到这三个字。比赛时有一道题:廖仲恺夫人?我脱口而出:何香凝!如果不是之前那一眼,我是断然想不起来的。那次竞赛我们得了全校十四个系第二名,颁奖的时候数力系的旗子飘起来我格外高兴,一是我们系太小一届一般二十个人,文体活动从来都是垫尾,力学我也学不会,这次是我大学四年几乎唯一的一点光彩。二是神仙助我没丢分令我特别特别激动。
七、生活方面,休息好是第一要务。休息好学习效率自然提高,不要习惯疲劳作战,这往往导致效率低下,有些功夫下的成了心理安慰,实际效果很差。不要看别人学多少多少时间,自己累了瞌睡了就小睡一会儿,起来立刻学习效果就不一样了,提高效率是关键。每天一定要有时间体育运动,记不记得每天下午活动堂玩的满头大汗以后的第一个自习,学习效率特别高?教室里的学习氛围在那个时间是高涨的,回忆起来都热血沸腾。体育运动活跃人的全身细胞,使血液充盈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改善大脑的功能,记忆力增强,使学习获得良好的生理条件。
八、注重阅读。课本以外的大量阅读是财富。我朋友有一次和我聊起他丈夫,说他上班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停止看书,虽然学的理工,但是历史地理知识一点也不比文科生差,而且对她的影响也很大,共同进步提高,夫妻两人的事业发展都很好。阅读打开人的眼界提升人的品味,让人能静下心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句话说尽了。
九、重点中的重点:无论是学习还是职业生涯,一定要有目标,从而有规划,进而产生动力。每一阶段要有每一阶段的目标和规划,目标很重要,目标会促进促成你的行动,会让你为实现目标付出努力,并决定你的人生高度。因为没有目标,自己一份工作一亩三分地做了一辈子连点起伏都没有,实在是失败。
一个问题引发的思考,对朋友有所交待,所以关公面前舞了舞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