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由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的史蒂芬柯维博士撰写,入选“中国60年来最具影响力书籍”,高居《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亚马逊书店、新华书店、当当网畅销书榜长达25年,在美国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
书中阐述的七个高效能习惯想必很多读者早已知晓,虽然在“知道”与“做到”之间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距离,但单看“知道”这一层面,本书也极具阅读价值,而我今天不再老生常谈,倒是想就书后作者针对读者提问当中的一个回答说些切身感受。
在众多的读者问题中,其中有一题是问作者“该书出版以后,您又对七个习惯有了哪些领悟?”,关于这个问题,史蒂芬柯维简要列举了10项内容,其中第9项尤其触动我,就是“正直是比忠诚更高层次的价值观”,具体解释为正直是忠诚的最高形式,正直意味着以原则(而不是人、组织甚至家庭)为中心,正直会造就忠诚,体现方式就是让别人信任你,而不是简单地喜欢你,因为信任和尊重终将产生爱。
这一小点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闺蜜,我和她之间的关系可以准确地用一句话概括为“始于喜欢,忠于信任”。
年近三十,多多少少也经历了一些事,身边的人来来往往,我闭上眼睛思忖,为什么内心和她的距离越来越近?答案真的是源于信任。
我可以和她畅聊自己心底的任何小秘密,不用担心她会诉诸他人,即使那些秘密阴暗、晦涩甚至无不暴露着自己的可怜脆弱;我可以和她肆无忌惮地吹嘘自己的梦想,即使连实现的一点可能都没有,也不担心会收到她的嘲笑;我可以和她随时表达自己的天真怪诞,在她单身时、结婚后、怀孕中无一例外,而且从不害怕她会因此带有色眼镜看我。
在她面前,我有十足的安全感,无所谓展现的是光鲜的表面还是淋漓的伤口,只要我不伤害她,她都会一直在那里守着我,这叫我心安,也深知太难得,甚至我知道就算我们之间发生了无意的中伤,这份感情也几乎不会受到影响,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信任的力量。
其实我最开始愿与她相知,是由于对她的喜欢和欣赏,那个时候的她在我眼中亲切、洒脱、乐天,后来相处久了才发现她的另一面,就像她说的,她也会有自己的小矫情;也有不知所措、纠结到死的时候;也会看事情突然悲观,但这都不影响我依然视她为闺蜜,而且时间越久越情深,因为我已开始信任她。
在我心里占了分量的朋友大体有三种:
第一种从小相识,有幸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历程,即使如今不常联系,在心里也仍然留有位置;
第二种共同成长,始终保持着对彼此的关心和分享,人生舞台的重大场合,对方很少缺席过;
第三种时时联系,因为共同的圈子或事务,双方维持着一种同频,虽然未来的变数尚未可知。
古人有句俗到不能再俗却也真到不能再真的智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最后能够陪伴至终点的唯有那些品质、性情过关的挚友,然后外加时间的沉淀,在骨子里的相近过程中形成了一份难以撼动的信任。
自身是关系的保障,关系是信任的体现,信任是品质的开端。
记得曾经阅读过一篇母亲为孩子构思的文章,其中有一个观点是“如果你常和流氓地痞打交道,从某种程度来看你已经认同了他们的观点和做法,即使你现在还不是,也许早晚有一天你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所以应该在刚刚默认他们行为的那一刻立即终止,在自己能力有限时与他们保持距离,这样方能保自己一片净土”,正直方可信任,信任才能长久,切不可本末倒置。
这本书里阐述的七个习惯中最后一个是“不断更新”,这也是我从闺蜜身上发现的另一大优点,就是她能时常做到“不以老眼光看人”,我认为这是一种难得的美德。
老友相逢,常听到有人评价对方“你还是老样子”,这是一种褒奖也是一种贬斥。
以前的我每每听到此话都甚是得意,觉得自己初心依旧,后来才发现别人口中表达的未必是自己心里以为的,当对方或者自己还是拿老眼光看人,更多时候是会引起身心不适的。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哪里会有不变的人呢?每个人都在变,只是变好与变坏的区别,懂得欣赏朋友身上的进步,是一份用心,更是一种能力,十八岁的自己怎么跟二十八岁的自己相比?对方说没变,我们这十年岂不是白活?
当然这话有些偏激,其实是要看对话当下的氛围和双方的态度的,那份初心依旧、感情依旧、面容依旧的美好追溯,我们当然都想留存心间,因此这句话背后的深意只能当事人自行体会了,但我还是很感谢闺蜜在我身上发现不同闪光点的每一次,她愿意并有能力与每一个新的我成为朋友,她因我的改变和进步而惊喜赞叹,她懂得调整自己来适应新的我,我又怎么可能不全心全意地也跟着这样做呢?!然后我们更加笃定,我们都在进步,我们的关系日渐牢固!
有一段时间,网上流传过一些争议,有人在讨论该找“为人好的伴侣”还是“对自己好的伴侣”共度一生,我也曾经困惑过,两个观点似乎都有道理,但今天读完这本书,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一个人只有为人好,TA才能真正做到对别人好,反之都是假象,我们看不透,真的是因为自己道行还不够。
最后祝大家身边都有可以信任的朋友,更重要的是也要不断修炼自己成为他人值得信任的人,永远不要忘记更新自己,永远要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