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每周都会来图书馆上一次阅读课。
去借书的时候,每人都有一个和自己学号相同的代书板。当找到自己喜欢阅读的书,就把代书板放在那里,代替那本书。以便还书的时候,物归原位。
时常会有学生看书入迷,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拿的书,找不到代书板。但是因为代书板没找到,像这位小女生一样,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还是第一次遇到!
老师让她再找找,可是她却边哭边说:“我就放那里了,没有了就是没有了,不是我的错……”
“不是你的错?!难道是老师的错?!我给你丟了不成?!”看得出老师也动了气。
“这个女孩子,智商还是满高的,平时成绩很好,可是处理事情的时候往往拎不清,和同学关系也处理不好。”老师事后无奈地解释。
的确是,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情商高。
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者,智商因素只占20%,而情商却能占到80%。情商的高低,和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情商是可以培养的。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回应程度,决定了孩子的情商的高低,要想孩子情商高,父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情商,因为孩子关于情绪的认识,大多来自于父母。
对父母而言,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回应,及时帮助孩子抚平不好的情绪,帮助他们学习情绪管理是很必要的。
好多孩子都是到高中才开始寄宿生活,初次离开家,有各种不适应,这都很正常。有个男孩子因为睡觉打呼噜,醒来发现,自己身上,放了七只鞋子,他很生气,很愤怒。因为同宿舍的其他同学,都拿一只鞋子压到了他的身上。他给妈妈打电话,强烈要求妈妈到学校找老师换宿舍。这位妈妈接到电话,认真听了孩子的倾诉,表示很理解孩子生气、愤怒的情绪,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会很生气的,愤怒也是应该的,劝孩子先冷静下来,下午她会去学校,找老师谈谈。
通过老师和宿舍其他孩子沟通,了解到,其他孩子也不知是从哪儿听来的,用鞋子压在胸口可以止住打呼噜,所以他们才会那么做的。孩子们的方法虽然不当,但初心是好的。几个孩子认识到他们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同时向那个男孩儿道歉。男孩原谅了室友,并和妈妈一起积极寻找治疗打呼噜的方法。
这位妈妈就属于高情商的家长,还没等到孩子的情绪激化,就先表示对孩子的理解,能够跟孩子共情,并积极帮助孩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家长要从正面关注孩子的负面情绪,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降低孩子的自尊感。
有好多家长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好的,常常忽略孩子的负面情绪,甚至斥责孩子。其实不光是孩子,我们大人也会有许多负面的情绪,这都属于很正常的。当负面情绪袭来,逃避、忽略都不能让人解脱,只有完全接纳它,和它和平相处,才能慢慢转变,从情绪中解脱出来。我们不要害怕在孩子面前情绪流露,因为只有孩子理解了情绪,重视情绪的力量和价值,才能学会更好的管理情绪。父母们通过激烈的争吵,达成了和解共识,孩子们也可以从中学会如何化解、解决冲突。父、母在伤心难过的时候,及时给予对方支持,孩子也会跟着学会如何表达悲伤的情绪,如何安抚伤痛。如果某些行为对孩子造成了伤害,父母们也要学会道歉,用行动告诉孩子如何处理伤心和悔恨。
第三,父母要无条件包容孩子的所有情绪,但要对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如果只是让孩子发泄情绪而不关注孩子的行为,不去指导孩子的行为,孩子还是依然不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告诉他们恰当的和不恰当的行为,让孩子知道出问题的不是自己的情绪,而是不恰当的行为,家长还要帮他们尝试着正确的解决问题。
那个哭泣的女孩,哭得那么伤心,在情绪上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没有恰当的行为方式,而是在推卸责任,这和她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父母,没有及时给予孩子情绪上的关注,行为上的指导。
第四,我们就说说,怎样帮助孩子表达、管理情绪。
情绪表达是需要大人来教的,就像教孩子认字一样。正确地表达情绪,首先要让孩子认识情绪,给情绪贴标签是个好办法。父母要懂得觉察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情绪保持敏锐的感知,留心孩子的情绪波动,并告诉孩子他正在体验的情绪是什么。要重视情绪的价值,认可和倾听孩子的情绪,让他们觉得父母是理解自己的,是自己的盟友,愿意信任和依靠父母,并且相信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感觉,相信自己的判断。
从小在寄宿制学校长大的孩子,往往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那是因为从来也没有人教过孩子。长大后,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表达和处理情绪问题。当然,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会通过自我学习来纠正,但是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付出很多很多……
希望父母们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情商,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