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管理的同学都知道,斯蒂芬·P·罗宾斯是管理学界的大神,我曾经抱着他的《组织行为学》啃了很多天,受益良多。这次他新出的《做出好决定》,我在上班的地铁上很沉醉地看完了,书虽然薄,但是大神越来越大神了,这本书可以总结为9个字:大神教你做出好决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按照国际惯例,大神罗宾斯依旧不会帮你做自我管理,而是告诉你建构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方法,知道方法后,你就能逃脱“选择决定成败”的魔咒啦,从而改善决策质量、做出好决定,走上人生巅峰。本书分为5部分,①人生是自己的,一定要学会做决策;②八项性格测试帮助我们更了解自己;③描述了大部分人不能做好决策的原因并给出了解决方法;④关于高效决策的12条建议;⑤总结了从这本书应该学到的技能。
在《做出好决定》的第三部分中,大神罗宾斯罗列了17种大部分人在决策中都会犯的错误,看得我冷汗淋漓,因为这17种错误,我都犯过,而且我身边的人也曾经或是正在犯。以我自己为例:
1、自利性偏差:自己都是对的,错误都是别人的
我见证了2015年的牛市,随后是股灾。股市上涨时,随处都能听到投资者对股市的谈论,跳广场舞的大妈都开始传播股票代码,当时他们确实赚钱了,然而股灾来临市场崩盘了,亏钱的就会责怪荐股人,那段时间我见过的说翻就翻的友谊小船,就有无数艘。
我们很容易把成功归功于内部因素,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股市赚钱时,我们会觉得是自己在众多推荐股票中选择了正确的,股市亏钱时,我们会觉得是运气不好或者别人给错了建议。
针对自利性偏差,我建议大家记住一句话:我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啊。
2、理解沉没成本:承认错误,及时止损
我之前有一个坏习惯,就总是强迫自己吃完自己点的所有菜,美名不能浪费。后来我才知道管理学上有个术语叫“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还是以吃饭为例,我过去花钱点了菜,菜上来了,我现在吃不完但是菜不能退了,所以为了沉没成本,我必须要努力吃掉。
然后我妈一句话治愈了这个毛病:“吃不掉的菜宁愿放在外面浪费,也不要放在肚子里浪费。”
今天做决定只会影响未来,所以在做决定时,不要注重过去的亏损和成本。勇于承认错误,菜点多了就是点多了,恋人看走眼了就是看走眼了,不要为难自己,该撤就得撤。
3、后视偏差:人人都是事后诸葛亮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我就知道会是这样。以前我被狂吼过,“我就知道你是错的。”然后我直接发飙了,“你妹,你知道你当时咋不上?”人们经常会在得知事件结果后,错误地认为我们在事前本可以准备预测事件的结果。股灾发生后,我看到很多人又开始说实体经济差,牛市不会长久的;然而在牛市的时候,这伙人是这样说的“实体经济差所以国家要用股市来拉动”。
如何治后视偏差?多考虑一下预测结果的对立面如果发生了,会是什么样的原因。比如说,你预测大牛市的时候,也要多想想万一如果崩盘了会是什么原因呢?
如何高效做决定?
我从17种大部分人在决策中都会犯的错误中罗列了以上三种,用以自勉,也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共鸣,一起学习下面我将总结大神罗宾斯教我们做出好决定的秘密。
1、没有目标就没有好决策
没有目标,你没法理性,没法区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决定,你不知道需要什么信息,也不知道怎么从好多信息中选择有用的。
要理性,就意味着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能事先做计划,从而坚定肯定一定地去执行。以现实举例,如果你确立了减肥20斤的目标,面对朋友的烧烤诱惑,你还会嘚吧嘚地奔赴约会吗?当然也有像我这样在烧烤和减肥效果中选择前者的人,吃完以后我都会觉得自己目光短浅,减肥肯定不能成功。
所以我们需要计划表,需要长期和短期的目标,有了目标才能知道如何从现在所处的地方走向我想去的地方。如果不知道去哪里,那每条路都是死路。
明确目标后,就能快速剔除与自己利益不一致的选项,并显著降低做出后悔决定的可能性。
2、制定决策尽量要理性
对理性的寻求让你了解和明晰了你的价值标准,这样你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就能保持一致。也就是在了解现实限制的同时,要做一个价值最高的决定。
理性决策分为六步:①识别和确定问题;②确认决策标准;③评估标准;④制定备选方案;⑤评估每一个备选方案;⑥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
以我上大学填报志愿为例:①确定问题是填报一个好学校;②确定好学校的标准:985/211/专业优势/离家远近/学费/就业……③确定每个标准的重要性,以爱好为主还是以就业为主;④罗列符合标准的学校进行评估,可以询问上大学的哥哥姐姐,老师,家长;⑤最后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
对不起,当年的我填报志愿完全是闭着眼睛胡来的,接到录取通知书我才知道我的专业,如果当年知道如何有效做决策,现在的我会不会有所不同?
3、了解性格倾向
这本书里有八项性格测试,足以让你了解自己。我测试完后发现我是一个风险规避型的人,之前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挺敢于冒险的人,所以经常想勇敢地跃跃欲试。测试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以后也会相应地做出符合性格特征的选择,这也是最优化的一个办法。
4、多听听相反的话
这本书的第三部分罗列了17种常见错误,其中过度自信、证实偏差(寻找可以证实我们过去决定的信息)以及后视偏差(错误相信我们有预测结果的能力)是导致我们经常犯错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能多听听相反的话,积极寻找那些与我们信仰和假设相悖的信息,就可以有效避免犯这些错误。
因为当我们愿意承认我们的思考可能会犯错时,就已经避免了自狂自大的倾向。
如果我们的信念是正确的,在相反的话中它们仍然可以站得住脚。那我们一定可以做出有效的决策。
5、不要为随机事件赋予意义
说实话,我最佩服证券分析师,股市上涨时,他们能把股市上涨的原因说的头头是道,股市下跌时,他们对经济分析的口才又让人折服。但是,股市的走势是随机的啊!是随机的啊!是随机的啊!要是有能预测股市走向的研究员,你给我站出来!我要死死抱住你的大腿!
证券分析师为随机事件赋予了意义,然后好多人倾家荡产。随机事件催生的最严重的扭曲是我们把假想出来的模式转化成了迷信,这时候我们做出来的决定都是大打折扣的。
你要接受现实,有些事件有既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比如好好工作赚钱;有些没有,比如彩票、炒股,不在自己控制以内的事件,就不要赋予他们意义了吧。
6、不要害怕犯错误
如果害怕犯错,你就会错过学习的机会,你就会放弃主动决策的先机。
人无完人啊,是人就会犯错。有些人被错误打击的爬不起来,最终湮没在历史潮流中,有些人愈战愈勇,比如肯德基爷爷,最终占领全世界。
把错误当成失败还是可以借鉴的信息,都取决于你的想法。犯错以后,你能安静地问自己一句:“我能从中学到什么吗?”
7、写在最后
以前我一直觉得努力是最重要的,学了《管理学》以后,我才明白有效的努力才重要;后来我觉得选择是最重要的,经历种种事情之后,我才意识到,有效的选择才最重要。种一棵树的最好时间,一是十年前,二是现在。感恩能在我想要寻求改变的现在,遇到了大神罗宾斯关于高效决策的谆谆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