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标记”习惯

昨天南昌雷暴天气过后,今天终于凉快了许多,凉爽的空气取代了炙热的气息。


今天没有看文献,因为实在不知道看什么了,看着英文文献我都感觉“日子要到头了”——玩笑话。要完整阅读完并读懂一篇文献,我可能需要花到两到三天的时间,每一篇文献都会有不同的方法,每个作者的想法又各有不同,导致各篇文献之间即时是研究相同的方法都会产生巨大的差异。

在遇到这种相同的“问题”不同的“解法”时,我一般会标记下来,看完文献后,再依照其中提到的共同点去查找近期的“文献综述”,一般较好的综述都会写明共同点和差别,即使综述中没有详细说明,也可以通过查找参考文献去“溯源”,找到原文章再一一对比,同时可以借助AI(AI只能对“大概念”进行解释,而无法对细小方向区分辨别,有时候还会瞎说,利用AI时要对其加以区分)进行总结。同时,也可以利用综述的参考文献来选择相同的方向。


虽然在科研上(看文献应该也算科研的一部分)我自认为有良好的“标记”习惯,但在学习其他方面我似乎就对“标记”懈怠了,比如读书、学英语、记注意事项等。今天突然想起一句关于“桃花”的诗句,之前看过的,当时还是印象深刻的,到如今就只能想起“桃花”二字。这就是没有将“标记”的习惯带入到生活中,也让我吸取教训吧,以后应该对当时觉得好的、应该注意的“东西”,加以“标记”


最后就用一句诗来对这真正要进入春天的起始点开头吧。

“秦地少年多酿酒,即将春色入关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