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无卡支付在北京能生活吗?

平时不带现金和银行卡,在北京能够正常生活吗,会遇到什么样的障碍?

在美国生活时,几乎都不需要现金,各个场所都是刷卡支付,包括网上缴费购物,也是信用卡支付,每个月可以把几个信用卡账单整在一起,看看一个月都花了了什么钱,由于基本上没有现金,信用卡账单就是所有的花销,可以看到加油,吃饭,超市,租车,罚款,旅馆各个不同的店的消费,了解不同支出的比例。

回到北京,也尝试一下不带现金,不带卡,仅凭一部手机是否能生存下来,一个月下来,记录如下:


简单总结一下可以说:无卡支付基本能够覆盖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场景,仍有个别时候需要现金。

线下的无卡支付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 大型机构如连锁店,超市会用相对专业的扫描枪,扫描付款人手机的条码,这个和大型机构的整个收银系统有比较好的整合;
  • 中小型商家使用的扫码方式,支付人用客户端扫描商家二维码,有很多机构提供这类解决方案,比如钱方好近,乐惠等,除了扫码支付还提供点菜等服务;
  • 另外还有一种是店家用自己的微信或支付宝账户收款,最后一种方式其实帮助无卡支付解决了绝大部分服务机构没有覆盖的场景。

仅有个别场景需要现金支付。其中地铁直接购票还不可以无卡支付,不论窗口还是售票机都不行,不过地铁卡可以通过手机NFC充值,基本满足了需求。另外还有两个比较特别的场景,一个是去人大参加R会议时停车费,还是用现金,不过大爷说如果实在没现金,扫他的微信也可以帮付一下;另一个在地铁报摊买杂志,不能用现金,买报大姐说没法帮刷微信,这个可能和个人的习惯和管理方式有关。

对比美国的信用卡广泛使用的场景,在中国有可能直接跨越信用卡,而直接进入全民无卡支付的阶段。

无卡支付能够迅速扩张,和BAT等三方支付的推广有直接关系,在美国不会有支付宝,微信这样,用这么大的补贴和地推力度来推进无卡支付,仅仅一两年的时间,无卡支付已经几乎覆盖了整个生活场景。

BAT花这么大的成本推广,目的还是获得数据和客户。原来通过POS机银行可以直接获得用户的行为信息,就像目前美国的情况一样。但是如果大部分都是第三方的无卡支付,传统银行就只知道你花了多少钱,但是不知道是买了咖啡,还是驴肉火烧,这让传统银行离最终消费这越来越远,越来越趋向于资金和结算的服务提供者,却不知道消费者到底在哪里做什么。没有了这些数据,银行就没法更加精准的对客户进行营销,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客户,开发更加切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针对这种外部压力,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正面接招,不断进行互联网化的尝试和学习。无论是自己开发APP,还是建立更好网上体验,共同的目的就是更加直接的接触和了解用户。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这个过程中,金融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因为最后赚钱的环节在金融业务中,结合自身对金融业务的深刻理解,再加上不断的学习借鉴互联网的思路和技术,深入挖掘数据的潜能,一定能创造出更符合客户需求产品,更好的服务客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条款释义 - 中国支付网 - 中国支付行业第一门户网站2016年7月1日...
    菜菜苔阅读 12,235评论 1 44
  • 前些天在做一个银行卡的校验,在网上搜了好久也没有找到能用的正则表达式,就自己写了了根据银行卡的bin值判断该卡所对...
    Orz013阅读 8,268评论 6 10
  • 从布达拉宫回客栈的公交车上,我翻出了随身携带的《解忧杂货铺》看。 我早就听说过东野圭吾的名字,听说过他大名鼎鼎的《...
    江昭和阅读 8,948评论 14 137
  • 1.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 他们的注意力都在读书和观察世界上面。一个人只有全身心投入,才可能在这个领域出类拔萃。所...
    韧女阅读 5,368评论 0 1
  • 很久以前总是想着在大街上能够遇见你,然后看着你向我打招呼和寒暄,看见过你笑的人就算不开心也会被你所动容,那雪白的牙...
    长发女孩阅读 1,68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