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误区: 我陷入了困境。
重新定义: 我从来不会被困住,因为我总是能想出很多点子。
思维误区: 我必须找到一个正确的想法。
重新定义: 我需要很多想法,这样就可以为我的未来探索出尽可能多的机会。
很多人找工作时都和莎伦一样:浏览工作招聘列表,寻找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做的工作。其实,这种方法是最不可取的,也是成功率最低的。这种思维方式不属于设计思维——只做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不可能带给你长期的满足感。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饭吃,如果银行即将没收你的房子,或者你欠了别人一大笔钱,那么任何工作你都得去做。
但是,当困境稍有改善,你就可以想办法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不要担心陷入困境,设计师总是处于困境。当你像设计师一样思考时,你就会知道如何构思想象,想出各种选项,为将来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性。
在你思考清楚之前,你不可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所以,你必须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和可能性。 接受问题。
陷入困境。
克服困难,构思、构思、再构思!
作为一名人生设计师,你需要接受下面两种观点:
1.只有好点子足够多,你才能从中选择出更好的。
2.对于任何问题,都不要选择第一个解决方案。
构思技巧?
第一个构思技巧是思维导图。快速完成,一下灵感 就没了。
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选取一个主题
2.制作思维导图
3.制作次级连接,并创造概念(将概念连接起来,建立概念混搭模式)
一定要严格且客观地记录下首先想到的词汇。现在,在第二层重复同样的过程,每个单词周围画3~4条线,由每个词再自由联想一些相关的新词。你此时想起来的这些词不一定非要和中心位置的词汇相关联,只要和第二圈的词汇有联系就可以。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写到第三层或者第四层。
不要固执地坚守一种无用的解决方法,不要把一个可解决的问题变成一个“锚问题”。重新定义解决方案,寻找其他的可能性,以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如进行徒步)为原型进行设计,从而摆脱困境。
锚问题会困住我们,因为我们只能看到一种解决方案——一种根本不起作用的方法。锚问题涉及的不仅是我们现有的、已经失败的方法。锚问题揭露的其实是我们的恐惧:我们担心自己尝试了其他方法,如果依然没用,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自己永久地陷入了困境。有时,放弃原有的方法,冒险做出巨大改变,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失败;相对而言,坚持一个我们熟悉的、无效的解决方法却会让自己更舒适。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相矛盾的人类行为。
变化总是伴随着不确定性,不管我们多么努力,都无法保证成功。因此,不要固执地坚守一种无用的解决方法,不要把一个可解决的问题变成一个“锚问题”。重新定义解决方案,寻找其他的可能性,以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如进行徒步)为原型进行设计,从而摆脱困境。
“锚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它只是难以解决,它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因为我们被困在上面的时间太长,所以感觉它变得难以逾越了。(这就是必须对锚问题重新定义的原因。这类问题需要我们开拓思路、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如原型测试。)但是,“重力问题”并不是一个真实的问题,它属于你无法改变的情况。“重力问题”没有解决方法。你只能重新定向。人生设计师知道,如果一个问题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它就是不可解决的。设计师非常善于重构和发明,但是他心里清楚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或市场规律。
当你有了很多主意之后,你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生活原型,并对它们进行测试。这时,你就是一个人生设计师了。
小练习
思维导图
1.回顾你的“美好时光日志”,关注那些能让你全身心投入、赋予你活力且让你产生心流体验的活动。
2.选能够让你全身心投入、赋予你活力以及让你产生心流体验的三项活动,然后制作三张思维导图,围绕每项活动绘制一张导图。
3.研读每张导图的外围因素,挑选三个能立刻引起你注意的因素,然后针对每个因素写出一段工作描述。
4.为每段工作描述创造一个角色,并画一幅草图。